班主任要怎样领好一个班级体从开始工作以来,我虽然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是我走过的每一段路,留下的每一个足迹,都能折射出我生命的价值。十几年的班主任,曾经思索过:“作为一个班级体,要领好不是一句话就行?而且要教育艺术。”时时刻刻提安全,处处预防安全演练。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它便是温馨的,温暖的。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留守儿童,给他们有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问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前进。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征,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比如,我们班曹秋分,她学习成绩一般,但很关心集体,家里是养花的,说起花,她便头头是道,我就让她当“花卉栽培员”。在她的精心护理下,如今教室已经成了花的世界。在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想把一个班集体带好,必须面向全体,着眼全面,发展全能,必须做到“-知己知彼”,也就是了解每个学生的心声,知道他们每天都在想什么,在学习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难题,我鼓励学生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反映给老师,并且能及时给予解决和答复。这样,整个班级体的情况就能了如指掌,就不会产生盲目的发号使令,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只有对他们了解的非常深,才能“对症下药”,切好每个学生的脉,才能因材施教,做到百战百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对我在授课时有什么意见和要求,班里发生了什么事,对自己有什么影响等等,只要对学生学习有妨碍的因素,都要写出来,每周一交给组长。我以最快的速度看完,做好一切解决问题的思想准备。现实生活中的老师都比较喜欢听话的学生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太喜欢成绩差的后进生,其实,后进生基本上是成绩差的学生。他们之所以被老师认为不好教,是因为后进生在老师面前经常有恐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在他们的生活经历中,不是老师的批评、训斥,,同学的敏感.。总认为自己是后进生,有“破灌子破摔”的领头。班主任对于班上的后进生不但要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他们,还要找出后进生之所以“后进”的真正原因,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多鼓励、少批评,多表扬,少指责,多启发,少讽刺,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去接近他们,给他们营造一个和谐、亲切、友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他们真正感到自己不是孤立的,从而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从新找回自己一切。教师与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古人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陈旧观点。总之,班主任是讲究教育艺术。教育艺术并非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班主任自己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出来的。当一个班主任不容易,当一个优秀班主任更不容易。班主任工作精心而又繁琐,他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用我的生命继续耕耘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