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十总小学二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案课题欢乐的泼水节总课时3第1课时主备人顾玲执教者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4.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过程合成案复备调整第一板块:谈话导入1.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国云南省南部,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她,就是“西双版纳”。这个地名读起来很拗口,谁来读准她?(2-3人)这里,群山环绕、树木成荫……漫步其间,有时会看到美丽的孔雀在林中自由地飞翔;有时会看到大象在公路上悠闲地散步;有时会看到羚羊、野鹿、野兔在草地上欢快地奔跑……怪不得大家都说西双版纳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绿色王国”。这么美丽的地方,你们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喊喊她的名字——(男生读词)这么迷人的地方,你们想去吗?让我们记住她的名字——(女生读词)2.西双版纳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成了很多少数民族生活的乐园。你认识这个少数民族吗?(出示“傣族”)指名读(2-3人)由于受方言的影响,我们很容易把这个“傣”字读错。看清这个字的韵母,我们再来读准它。(开火车读)傣族是一个少数民族,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族中的一员,所以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傣族人民”(齐读词语)。3.那么,傣族人民穿什么衣服,住在什么地方,这儿有些什么植物,什么动物……小朋友,你们想了解吗?想亲眼看一看吗?睁大你的眼睛,仔细地看,竖起你的耳朵,用心地听,待会儿请你来简单地说一说。看图。(画外音:看,美丽善良的傣族姑娘向我们翩翩走来了。她们的穿着可和我们不一样哦!傣族人民勤劳能干,他们就地取材,搭建了典雅别致的竹楼,住在里面清凉舒爽。一到春天,鲜花满地,红遍山原。这儿还是著名的孔雀之乡。)刚才,老师看见小朋友一个个瞪大了双眼,看得津津有味。那么,你看到了些什么?(伺机认读词语“凤凰花”“火红的凤凰花”)4.傣族人民又是怎样欢度泼水节的呢?(板书:泼水节)自由识记生字“泼”并书空,师追问“泼”字为什么是三点水?放课文录像小朋友们都被吸引住了。你觉得这是一个()的泼水节呢?(板书:欢乐)读题、刚才,我们看到录像里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少,一个个都笑开了花。他们过了一个……再读题。过渡:那么,课文是怎样描述这一个热闹的、欢乐的节日的呢?第二板块:导学单1.拼读生字,去掉拼音准确朗读生字。2.认真观察生字,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将书上的生字描红。3.划词语、标小节号,并正确流利地朗读和理解。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5.和同学交流介绍泼水节资料。●作业11.选择有代表性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2.小组内两两过关。●作业21.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交流。2.点评。(1)“互”的第二笔是撇折,第三笔是横折,这两笔写好了,整个字就站稳了。(2)“幸”与“辛”字形近,易混淆,可用儿歌记忆:辛苦一点,幸福十分;短辛苦,长幸福。(3)“泼、祥、桶、如、味”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渗透:汉字富有智慧,通过笔画变化达到整体和谐、美观的效果。3.小组内交流记忆方法。4.集体闭眼书空。●作业31.抽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作业41.抽组号为“3”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2.评价、纠正。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朗读。第三板块:学习第一小节1.先来认认这三个词语,一起读。出示:凤凰花傣族人民一年一度2.你能用上这三个词语简单地介绍一下泼水节吗?我们可以先说凤凰花,再来介绍泼水节。(火红的凤凰花开放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也可以把凤凰花放在中间说。(傣族人民在火红的凤凰花开放时,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还可以把凤凰花放在最后说。(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喜欢的节日,它是在凤凰花开放时举行的。)看来,我们国家的语言真是丰富多彩,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种说法。3.课文的第一小节是这样介绍的。(出示课文第一小节。)指名朗读。(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