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实施途径及监督制度关键词:宪法;监督制度;实施机制;人大监督近年来,关于宪法实施的研究逐渐增多,这不仅仅是因为宪法的实施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实现,还因为其实施的效果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国家的法制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现阶段,人们对于宪法实施的途径以及相关的监督制度的认识还不够明确,而相关的理论研究也还不够成熟,基于此本文针对宪法实施途径及监督制度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一、宪法实施的相关概念(一)宪法实施的内涵。宪法实施是法律实施的一种具体形式。而法律实施不仅是为了发挥法律的作用,实现法律的目的,还包括展示法律的价值。也就是说,宪法实施是发挥宪法作用,实现依宪治国,树立宪法权威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首先,宪法实施是指宪法条文的直接实施,“将抽象的宪法规范与具体的宪法事件相联系,也必然是将宪法规范应用于具体的宪法事件”,而要想做好直接实施,做好监督机制和程序的健全是十分必要的。其次,宪法实施要从基本国情以及制度背景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从这一层面来看,宪法实施的效果是通过宪法审查立法合宪性的直接适用来实现的,是根据我国具体的国情,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以及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的健全而优化的。最后,在宪法实施的过程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宪法监督。宪法监督也是宪法实施的重要保障,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宪法实施的内容。相对于法律实施,宪法实施具有着鲜明的特殊性。从实施目的上来看,宪法实施更加注重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所谓公民的基本权利就是指区别于法律权利的,决定公民地位的权利。与此同时,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一般法律权利产生的重要依据。以履行国家保护义务为基础,才能推动基本权利的实现,也就是说,在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表现在国家义务方面。而从宪法实施的途径来看,通常情况下,宪法的实施需要通过宪法遵守、宪法解释、宪法监督以及宪法修改等多种途径来进行。简单说,宪法的实施可以分为第1页共5页宪法适用和宪法遵守两个部分。其中,制度的实行是关键,宪法监督是重点。而如果把宪法实施分为直接实施和间接实施,也就是说,把间接实施也纳入到宪法实施之中,宪法实施与法律实施的差异就会大大降低。(三)宪法实施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宪法的完善,在宪法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现阶段,宪法实施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党的领导与宪法实施之间的关系,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保证。而宪法实施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样需要坚持党的领导。而党的领导也同样需要遵守宪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实施要求。所以说,党的领导方式以及工作制度的优化升级,不仅可以起到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的作用,还可以增强党依宪执政的效果,推动宪法的实施。其次,强化宪法实施的理论依据同样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宪法实施要从我国的国情以及政治体制出发,才能更为精准地进行我国宪法实施制度的描述以及定位,促进宪法实施的中国化。最后,还要注意宪法实施制度的创新,提高宪法实施的实效性,及时地总结宪法实施的不足,第一时间进行完善。二、宪法实施的途径(一)巩固思想基础。现阶段,我国公民的宪法意识起步较晚,相关研究也较为薄弱,但是发展迅速,研究方法也日益科学。但是要想更好地进行宪法的实施,还需要注重全民宪法观念的培养,进一步地巩固思想基础。首先,要注意领导干部法制观念的强化。宪法是由领导干部来贯彻实施的,只有各级领导干部从宪法出发,树立起鲜明的、正确的社会主义法制观,依法进行工作业务的办理,树立起宪法实施的榜样。其次,要加强广大人民群众法制观念的培养。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宪法得以更好地实施的根本,而宪法所代表的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说,宪法实施务必需要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切身利益与根本利益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得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实施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地维护宪法的尊严,推动宪法的实施。最后,还要进一步地加强有关宪法的理论研究,提高宪法思想意识的第2页共5页科学性,从而促进宪法实施的高效与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