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歌德是歌德是1818世纪德国的一位著名文艺大师,世纪德国的一位著名文艺大师,一天,他与一位批评家一天,他与一位批评家““狭路相逢狭路相逢””,这位文艺,这位文艺批评家生性古怪,遇到歌德走来,不仅没有相让,批评家生性古怪,遇到歌德走来,不仅没有相让,反而卖弄聪明,一边高傲地往前走。一边大声说反而卖弄聪明,一边高傲地往前走。一边大声说道: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而对如此的尴尬而对如此的尴尬局面,歌德只是笑容可掏,谦恭的闪在一旁,一局面,歌德只是笑容可掏,谦恭的闪在一旁,一边有礼貌回答道边有礼貌回答道““呵呵,我可恰恰相反,呵呵,我可恰恰相反,””结果结果故作聪明的批评家,反倒自讨没趣故作聪明的批评家,反倒自讨没趣..你能分析此故事中歌德与批评家的言行语句吗?你能分析此故事中歌德与批评家的言行语句吗?某人请客,请了四人,赵二,张三,李四,王五,吃饭时来了赵二,张三,李四三人,王五没来.主人说:“该来的没来”.李四听了“该来的没来”,心想看来我是不该来的,就转身走了,主人看李四走了,又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张三一听,起身走了,主人急了,忙去拖他:“我说的不是你呀”这句话说完,赵二也走了.思考:是主人不会说话还是客人误解?“数学是思维的科学”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逻辑用语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和使用常用逻辑用语,掌握常用逻辑用语的用法,,纠正出现的逻辑错误,体会运用常用逻辑用语表述数学内容的准确性、简捷性.二、自主学习、梳理主干1.自主预习、回答问题根据以下提纲,预习教材P2~P4,回答下列问题.观察教材P2“思考”中的6个语句.(1)这6个语句都是陈述句吗?(2)能否判断这6个语句的真假性?2.归纳总结,核心必记命题及相关概念3.问题思考、预习反馈(1)“x>5”是命题吗?提示:不是.(2)陈述句一定是命题吗?提示:不一定.(3)命题“当x=2时,x2-3x+2=0”的条件和结论各是什么?提示:条件:x=2;结论:x2-3x+2=0.(4)“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一定是真命题吗?提示:不一定.(5)数学中的定义、公理、定理、推论是真命题吗?提示:是.4.课前反思通过以上预习,必须掌握的几个知识点.(1)命题的定义是:(2)真、假命题的定是:(3)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定义是:三、课堂合作探究例1判断下面的语句是否为命题?若是命题,指出它的真假。(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5)2(2)2(6)x>15.(是,真)(是,真)(是,假)(是,假)(不是命题)(不是命题)练习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1)求证是无理数。(2)(3)你是高二学生吗?(4)并非所有的人都喜欢苹果。(5)一个正整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6)若,则(7)x+3>0.32210.xxxR2470.xx(1)(3)(7)不是命题,(2)(4)(5)(6)是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如何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1)7是23的约数吗?2)X>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