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青春舞曲》教学反思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参与音乐实践,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课中主动学习,大力合作,敢于探究和创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通过《青春舞曲》一课,我感触颇深,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的地方:一、目标定位要准确实在,具有操作性我上的这一课,主要是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歌曲优美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情绪和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表达对民族歌曲的喜爱之情。我认为:短短的一节课不应该负载过多的东西,而要实实在在的让学生“学有所获,学得快乐”。对于音乐课来说,最好的方式是充分运用音乐语言,通过带领学生对音乐的直接感受、体验、参与、表演(唱)等方式,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升华,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在我的这节课中,知透,学生通过我的引导也知道了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也得到了升华。他们通过歌曲的演唱,了解到了歌曲中蕴藏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青春易逝,不要虚度年华。我自己认为本节课的优势在于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主题突出、主线明确、过程流畅,师生配合默契,因此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二、学科特点要充分体现,突出艺术性教学过程首先从听赏歌曲开始。一曲欢快活泼的《青春舞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考虑作品的情绪和它所表达的含义,有意识的渗透主题,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并分析歌曲,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接着是有趣的听歌曲、介绍作者的背景及作品猜作曲家名字的活动引出作曲家——王洛宾,加深学生对“西部歌王”的印象。再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多次聆听歌曲《青春舞曲》,分别感受歌曲的情绪、节奏、节拍,了解歌曲的内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等。在充分聆听的基础上学唱歌曲,进而达到有感情地演唱,层层深入,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三、教学活动要鼓励音乐创作这首热情的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短小精悍,情绪欢快活泼,歌词生动有趣,很有生命气息。通过表演、编配打击节奏以及创编歌舞等创造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享受音乐的美感,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其合作意识与协调能力。正如歌德所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灵。”三、教学过程要注重细节,富有个性化“细节决定成败”!在这节课中,我不仅注意了整体的设置,更注重了细节的把握,体现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例如:教学语言简练;各环节之间衔接自然紧密;教态亲切自然;板书规范清晰;方法准确到位等。另外,我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最直观的视觉享受和最优质的音乐听觉享受。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保证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常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