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水韵一、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三次到周庄的不同感受。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对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突出中心所起的作用。3.品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二、教学重点:品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三、教学方法:以合作、探究为主四、教学过程:(一)1.导入:上节课我们理清了《周庄水韵》这篇课文的思路,初步感受到了周庄的美丽。今天,我们随同作者赵丽宏,继续去欣赏周庄的水韵。(二)感受“水韵”之美2.从题目《周庄水韵》入手,请学生说说“韵”在这里的意思,说出“水韵”的意思。学生思考:课文写了周庄的水韵,使读者如临其境。那么课文在选材上,是通过什么内容来表现周庄水韵的?学生明确:作者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即“我”三次游历周庄时描绘出来的不同水韵图画。3.作者向我们描述了古镇周庄的哪三幅水韵画面?给学生举出示例示例:第一次去周庄,是在“仲春”时节,“天下着小雨”,蒙蒙春雨,让作者觉得这“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启发学生仿照示例,从时间,天气,作者对周庄水韵的印象等方面说出作者第二次,第三次游历周庄给读者描绘的画面。学生朗读作者第一次,第二次游历周庄的句子。4.启发学生明确:作者描绘出三幅水韵画面,使读者如临其境,我们是通过作者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到周庄水韵的柔美。由此过渡到“品味语言之美”。(三)品味语言之美5.请找出你觉得能体现周庄水韵的句子,品味好在哪里?提示:从修辞、词语运用(动词、形容词、叠词等)、不同的感官角度、句式等方面入手学生分组讨论,找出一个或几个句子,进行赏析,品味好在哪里。请各小组学生发言,组长和组员都可以发言。重点是品析句子中的词语运用的生动、贴切,叠词所产生的音韵的和谐美,学生应该能顺利说出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描写更生动,更形象。6.由“一切景语皆情语”过渡到“体会情感之美”(四)体会情感之美7.学生发言:作者表达了怎样一种情感?(五)归纳总结8.学生归纳总结:学习这篇散文后,你所得到的描写景物的方法有哪些?学生发言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散文描写景物的方法(1)选择典型事物,多角度描写(2)按照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详略结合描写(3)运用生动准确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方法9.了解学生游山玩水去过的地方,启发学生把今天总结出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以致用,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使自己的语言生动、优美,有感染力。10.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