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大附中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_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标要求】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课堂探究】一、“双百”方针的提出材料1956年5月26日,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向科学和文化艺术工作者系统地说明和阐述了“双百”方针,指出,党中央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是提倡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学术论争。1.“双百”方针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其含义是什么?2.结合材料分析,“双百”方针中的“自由”是否就是绝对的自由?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有何不同?4.“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行在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历史意义?二、曲折的年代材料一1965年11月,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后,很快掀起了群众性的批判运动,并迅速发展到史学界,哲学界,经济学界等社会科学领域……许多书刊被批评,收缴,查禁。全国图书,杂志,报纸的出版数量急剧下降。1965年全国图书出版共20143种,杂志790种,报纸343种,到1968年,图书下降到3694种,杂志降到22种,报纸降到42种。——何理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1国防科大附中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时期文化艺术领域的什么现象?2.材料二反映了文革时期怎样的文艺创作方针?这一方针对当时的文化艺术事业有何影响?3.我们可从文化的曲折发展中得到哪些经验教训?材料三革命样板戏是江青等人把当时一批文艺作品视为开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代表所赐的封号,定型于1964~1966年间。1967年5月23日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那天,样板戏在北京各剧场同时上演。毛泽东先后多次率政治局成员出席观看,以此给予强劲的政治支持。问题:这种状况是否符合“双百”方针?对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的中国合适吗?为什么?三、文艺的春天材料一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在我们的文艺园地占有自己的位置;英雄人物的业绩和普通人的劳动斗争与悲欢离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古代人的生活,都应当在文艺中得到反映……在艺术形式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1979年邓小平在全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文革”结束后,党和政府为恢复文艺和学术的发展,做了哪些努力?2国防科大附中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2.邓小平提出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即“二为”方针,有何意义?3.为什么把文革结束以来的这一时期称为“文艺的春天”?列举这一时期文艺和学术领域的成就说明。【综合探究】全面认识和理解“双百”方针材料一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毛泽东1.如何全面认识“双百”方针?材料二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力于世界3国防科大附中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双百”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