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洛阳四校高三联考物理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得0分。1.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1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第二次“刹车制动”,进入距月球表面100km的圆形工作轨道Ⅱ,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Ⅱ上长B.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Ⅱ上短C.卫星沿轨道Ⅰ经P点时的加速度小于沿轨道Ⅱ经P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沿轨道Ⅰ经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沿轨道Ⅱ经P点时的加速度1.AD解析:由图可知,卫星轨道Ⅰ半长轴大于轨道Ⅱ,由开普勒定律可知,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Ⅱ上长,选项A正确B错误;卫星在同一点所受引力相同,其加速度相同,卫星沿轨道Ⅰ经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沿轨道Ⅱ经P点时的加速度,选项D正确C错误。2.P、Q两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为电场中的两点.一个离子从运动到(不计重力),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Q带正电B.c点电势低于d点电势C.离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P的吸引D.离子从到,电场力做正功2.C解析:根据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终止可知,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选项A错误;由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c点电势高于d点电势,选项B错误;由离子从运动到的轨迹弯曲方向可知,离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P的吸引,选项C正确;离子从到,电场力做负功,选项D错误。3.如图所示,物体P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左边用一根轻弹簧与竖直墙相连,物体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P,直到拉动,那么在P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P的弹力FT的大小和地面对P的摩擦力f的大小的变化情况A.弹簧对P的弹力FT始终增大,地面对P的摩擦力始终减小B.弹簧对P的弹力FT保持不变,地面对P的摩擦力始终增大C.弹簧对P的弹力FT保持不变,地面对P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D.弹簧对P的弹力FT先不变后增大,地面对P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PQbacdA.若细杆稳定地指示在b处,则汽车加速度为4.9m/s2B.若细杆稳定地指示在d处,则0.5s内汽车速度减小了4.9m/sC.若细杆稳定地指示在b处,则0.5s内汽车速度增大了4.9m/sD.若细杆稳定地指示在c处,则5s内汽车前进了100m4.B解析:若细杆稳定地指示在b处,对小球分析受力,画出受力分析图,求出沿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为F合=mgtan30,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ma1,则汽车加速度为a1=gtan30=9.8×/3m/s2=5.65m/s2,选项A错误;若细杆稳定地指示在d处,则汽车加速度为a2=gtan45=9.8m/s2,则0.5s内汽车速度减小了△v=a2△t=4.9m/s,选项B正确;若细杆稳定地指示在b处,则0.5s内汽车速度增大了△v=a1△t=5.65×0.5m/s=2.83m/s,选项C错误;若细杆稳定地指示在c处,汽车匀速运动,则5s内汽车前进了s=vt=10×5m=50m,选项D错误。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5,原线圈两端的交变电压为,氖泡在两端电压达到100V时开始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开关接通后,氖泡的发光频率为50HzB.开关接通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00VC.开关断开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开关断开后,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不变5.B解析:由可知,交流电压频率为50Hz,在一个周期内,交变电流两次超过100V电压,所以氖泡的发光频率为100Hz,选项A错误;达到变压器输入电压有效值为U1=20V,输出电压有效值U2=U1=5×20V=100V,开关接通与断开,电压表的示数均为100V,选项B正确C错误;开关断开后,氖泡不发光,不消耗电能,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零,选项D错误。6.酒精测试仪用于对机动车驾驶人员是否酒后驾车及其他严禁酒后作业人员的现场检测,它利用的是一种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不同的酒精气体浓度对应着传感器的不同电阻,这样,显示仪表的指针就与酒精气体浓度有了对应关系.如果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