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体积与容积,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区分物体的体积与容积。2、初步体会比较不规则物体体积大小的方法、不规则物体容积大小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体积的认识过程,操作、交流、体验比较的方法。2.经历容积的认识过程,操作、交流、体验比较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有探究问题的欲望,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认识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教学难点】建立体积与容积的概念。【教学准备】两个量杯、一个长方体水槽、土豆、红薯【教学资源】教师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乌鸦喝水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明白石头占有一定的空间。石头占有一定的空间二、动手操作:让学生把石头放进水里或取出,亲自体验体积的实际含义。那么什么叫体积呢?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三、继续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两个近似物体体积的大小,出示土豆和红薯,并将土豆和红薯放入两个有刻度、盛同样多水的量杯中的,让学生感受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在试验中得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红薯占的空间大,土豆占的空间小。老师演示学生观看视频:观看将土豆和红薯放入两个有刻度、盛同样多水的量杯中的实验情景,通过演示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出物体所占空间大小不一样,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随后揭示体积概念。四、揭示容积的概念:让学生先把量杯装满水,再倒入水槽中,看水是否一样.揭示容积的概念,并使学生感受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有大有小。出示课件:解释容器,进一步理解容积。出示一些容器,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容器,感受容器大小不一样,所容纳的水的多少就不同。容器生活中还有哪些容器?五、体积和容积的区别:课件出示两个同样大小的木盒和铁盒,观察里面的杯子多少。通过实物让学生体会体积和容积的区别。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1.从测量方法来说,体积是从物体外部测量的;容积是从物体内部测量的.2.从它们的大小来说,同一物体,它的体积大于容积.容器壁忽略不计:容器壁有厚度时:盒子的体积=盒子的容积盒子的体积>盒子的容积六、随堂练习:1、试一试: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2、一团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巩固新知识,体会体积和容积的区别,理解形状改变体积不变的道理。】七、本课小结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2.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3.体积和容积是两个重要的数学概念,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这两个概念的实质,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