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概述1、自然资源的含义:①存在于自然界中;②对人类有利用价值。如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水能等。2、自然资源的分类:①可再生资源;②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3、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二、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2、土地资源的分类: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建设用地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比例不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矛盾突出。4、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水土流失、挤占耕地、土地沙漠化。土地管理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全国土地日:6月25日三、水资源1、水资源的概念:目前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2、水的分类:咸水:海洋水(占到97%)地表水冰川水(淡水主体)淡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3、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我国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原因:需求量增加;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4、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相应措施空间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跨流域调水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修水库5、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华北、西北缺水最严重。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需要实施南水北调过程。6、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节水比调水更重要。如农业中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家庭用水、生活用水,一水多用。7、节水标志(P82)8、世界水日:3月22日;中国水周:每年3月22日至28日。农业用地非农业用地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