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谈美》》导读导读一份尊崇,一份耐心!一份尊崇,一份耐心!走近作者:走近作者:朱光潜朱光潜((1897-19861897-1986),字孟实,安),字孟实,安徽桐城人。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徽桐城人。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家。1925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习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习,获博士学位。,获博士学位。19331933年回国,历任北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生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生前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华全国美前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毕生从事美学教学与学学会名誉会长,毕生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重要著作有研究工作。重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悲剧心理学》》等等,并有多种美学译著行世。,并有多种美学译著行世。《《谈美谈美》》创作简介:创作简介:作品创作于作品创作于19321932年,在此之前,朱光潜写过一本年,在此之前,朱光潜写过一本《《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青年的十二封信》》,用书信的形式漫谈文艺,用书信的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问题,在青年、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问题,在青年中引起很大反响。中引起很大反响。但这本书主要谈人生修养,没有充分表但这本书主要谈人生修养,没有充分表现作者的美学思想。于是,作为现作者的美学思想。于是,作为《《给青年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十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潜以“给青年的的姊妹篇,朱光潜以“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为副标题,怀着崇高的使命感第十三封信”为副标题,怀着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写下了和社会责任感写下了《《谈美谈美》》。可以说,这。可以说,这是是《《文艺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作者把西方各的缩写本,作者把西方各种美学、心理学理论与中国人熟悉的文学现种美学、心理学理论与中国人熟悉的文学现象结合起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象结合起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来解读美学,让人读来津津有味。的语言来解读美学,让人读来津津有味。《《谈美谈美》》的内容导读的内容导读一、美感修养:一、美感修养:关键词:出世、免俗、无所为而为、道德关键词:出世、免俗、无所为而为、道德依托依托流淌在心中的美流淌在心中的美二、美感培养:二、美感培养:关键词:美感态度、超越和玩味、关键词:美感态度、超越和玩味、直觉和形象直觉和形象例如:一棵古松例如:一棵古松商人:能做什么用、值多少钱商人:能做什么用、值多少钱------实用的态度实用的态度------善善植物学家:什么类、什么科植物学家:什么类、什么科------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态度------真真画家:观赏颜色、感受气概画家:观赏颜色、感受气概------审美的态度审美的态度------美美黄山古松黄山古松三、艺术和实际人生三、艺术和实际人生关键词:距离、抛开物欲、“围城”心关键词:距离、抛开物欲、“围城”心态态““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不识庐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原著解读:原著解读: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的的利害关系利害关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鲜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鲜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美感,这也如同美感,这也如同《《围城围城》》般的效果,般的效果,我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往。往。如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如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清”。四、移情作用:四、移情作用:关键词:宇宙的人情化、赋情于物关键词:宇宙的人情化、赋情于物“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以我眼观物,故万物皆着我色”“以我眼观物,故万物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