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常考方式归类罗功举原子结构是物质结构理论的基础内容,也是学好元素周期律(表)的必备知识,需要重点关注。下面对原子结构的常考方式归纳如下,供学习参考。一、考查对符号的理解常见考查情形主要有三种:一是检测同学们对所表示意义的理解,对A、Z、N含义的辨认;二是考查同学们对A、Z、N之间换算关系的掌握情况;三是辨认不同(含离子)或其中所含微粒之间的关系。例1用表示原子,求:(1)中性原子的中子数:N=____________。(2)阳离子的中子数:核外共有x个电子,则N=_________。(3)阴离子的中子数:核外共有x个电子,则N=__________。(4)中性分子或原子团的中子数:分子中,N=___________。(5)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则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以微粒符号为切入点,设置不同情况的微粒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引申和升华,考查了学生对符号的理解和掌握情况。(1)直接根据定义求解,。(2)先将阳离子还原为中性原子,中共有电子个,则其质子数为,故。(3)思考方法同(2),N。(4)。(5)根据题意可知,中所含的质子数为,电子数为,则ng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二、考查原子各组成微粒的相互关系原子各组成微粒通常包括核电荷数、质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等。分析这类问题时,一要注意这些量之间的转化关系;二要注意多原子微粒的组成;三要注意质量数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例2在离子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A.B.C.D.解析先求出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即,再根据概念求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即。答案为B。三、考查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解答这类问题时,一要注意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二要注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内容,这些规律是相互制约的,不能任意扩展,如排满L层后排M层,但不能类推排满M层后排N用心爱心专心122号编辑1层。例3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1)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______________。(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__________________。(3)C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是运用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解决具体问题,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1)因为L层排满时有8个电子,则A原子M层有4个电子,故A为硅,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当B原子次外层为K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3,B为硼,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当B原子次外层为L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1.5×8=12,违背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故不可能。(3)单质在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产生的是,故C为氟,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4)当D原子次外层为K层时,D为氖,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当次外层为L层时,最外层有32个电子,故不可能。四、考查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电子云的概念一要明确电子云概念所表示的意义;二要注意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差异;三要注意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例4核外电子运动具有的特点是()。A.沿着一定轨道运行B.无法测定或计算出它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C.它的运动轨迹即电子云D.电子云是核外电子运动的形象化表示方法,是一种统计规律解析由于核外电子质量十分微小、运动空间很小、运动速率极快,所以人们无法用描述宏观物体运动的方法来描述它的运动轨迹,更没有一定的运行轨道,不能测定或计算出它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区域出现几率的大小。电子云是形象化的描述方法,而非轨迹。答案为B、D。用心爱心专心122号编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