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行酵母菌呼吸方式的探究;2.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3.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第5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课时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也称呼吸作用,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依赖外来的有机物进行异养生活,以出芽生殖的方式产生后代,属于兼性厌氧菌。(一)提出问题:酵母菌产生酒精是在有氧条件还是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是否都能产生CO2?产生的CO2是否一样多?(二)作出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在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三)设计实验:(对比试验)1.实验思路分别给酵母菌提供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一段时间后检测其产物。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不设对照组,均为实验组(或互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对照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相当于“相互对照实验”。CO2的检测:1.通入澄清的石灰水: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酒精的检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澄清→浑浊蓝→绿→黄橙色→灰绿色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有氧装置无氧装置条件澄清石灰水/出现的时间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有氧无氧变混浊/快不变灰绿色变混浊/慢出现灰绿色初始相同时间后有氧装置无氧装置酵母菌有氧条件下产生大量CO2和水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少量CO24.实验现象5.实验结论三、细胞呼吸的方式(一)有氧呼吸1.主要场所线粒体线粒体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外膜内膜嵴基质2.过程(1)阅读课本P93-94,完成下列表格反应物生成物释能多少反应场所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葡萄糖丙酮酸、[H]少量能量细胞质基质丙酮酸CO2、[H]少量能量线粒体基质[H]、O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内膜(2)有氧呼吸过程图解细胞膜葡萄糖(C6H12O6)酶少量能量少量[H]2丙酮酸(C3H4O3)第一阶段葡萄糖2丙酮酸(C3H4O3)6H2O酶少量能量大量[H]6CO2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O2O212H2O细胞质基质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葡萄糖的初步分解CC66HH1212OO66酶酶2CH2CH33COCOOH+4[H]COCOOH+4[H]+2ATP+2ATP(丙酮酸)(丙酮酸)场所:细胞质基质场所:细胞质基质①①丙酮酸彻底分解丙酮酸彻底分解酶酶6CO6CO22+20[H]+20[H]+2ATP+2ATP场所:线粒体基质场所:线粒体基质②②2CH2CH33COCOOHCOCOOH(丙酮酸)(丙酮酸)[H][H]的氧化的氧化酶酶12H12H22O+O+34ATP34ATP场所:线粒体内膜场所:线粒体内膜③③24[H]+6O24[H]+6O22+6H+6H22OO(4)有氧呼吸反应式:(二)无氧呼吸葡萄糖的初步分解C6H12O6酶+4[H]+能量细胞质基质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少量)2C3H4O3(丙酮酸)①①②丙酮酸不彻底分解细胞质基质2C3H4O3酶2C2H5OH(酒精)+2CO22C3H4O3酶2C3H6O3(乳酸)+4[H]+4[H](1)过程或(2)总反应式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酶乳酸发酵C6H12O6酶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酒精发酵【典型例题】下列关于“葡萄糖丙酮酸CO2”的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①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B.②过程可产生ATP,也可不产生ATPC.②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D.①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D呼吸类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点进行场所进行条件分解产物放能情况反应式相同点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O2、酶缺氧或无氧、酶H2O、CO2C2H5OH、CO2或C3H6O3形成大量ATP形成少量ATPC6H12O6+6H2O+6O2酶12H2O+6CO2+大量能量C6H12O6酶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C6H12O62C3H6O3+少量能量①第一阶段完全相同;②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酶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