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里中学2017—2018学年度课堂教学探究案探究内容《港“动”汕头》——港口的形成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探究目标1.以汕头港的形成和发展为例,探究影响港口形成和变化的因素;2.以汕头港的形成和发展为例,探究港口对城市空间形态和贸易的影响;3.以汕头港的形成和发展为例,探究促进港口进一步发展的因素;4.以汕头港的探究案例为载体,形成港口的形成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思维导图。探究材料以拍《港“动”汕头》纪录片相关情景为背景材料探究方法结合《港“动”汕头》纪录片情景资料,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探究结论在课堂分享,并形成思维导图探究过程探究【材料】《港“动”汕头》——广澳港区篇情景1:广澳港区位于汕头市濠江区南部的广澳湾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广澳港区水深条件优越,泥沙淤积轻微,工程地质属于构造活动相对稳定的地区,是粤东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陆域面积约4.2平方公里,具有陆域纵深开阔、预留港区面积大等优势。情景2:广澳湾具有无外来砂源、本地区泥沙又很小、长期维持较稳定深水水域的得天独厚天然优势。水域面积大,湾口开阔。进港航道短,只须通过2.3公里进港航道就可到达太平洋西海岸国际航线和我国南北航线之航运要冲。目前在广澳湾口已建成东防波堤,对港池东侧岸线及北侧岸线东段有较好的掩护效果,为新开发建设码头提供了船舶停靠泊稳条件。【探究问题】以广澳港为例,分析汕头港的形成具备了什么自然条件?【探究结论】2探究【材料】《港“动”汕头》——社会基础篇情景1:汕头是潮汕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称。1981年,汕头作为国内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成为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和窗口。今天,汕头形成了纺织服装、工艺玩具等八大支柱产业和17个产业集群,拥有“中国工艺毛衫名城”、“中国玩具礼品城”、“国家火炬计划智能玩具创意设计与制造产业基地”、“央视动画形象玩具产品指定生产基地”等国家级称号。情景2:汕头港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于1860年开埠,是一个150年历史的老港。《汕头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汕头将围绕构建现代化全国性综合交通新枢纽城市,全面支撑大汕头湾区城市发展格局。【探究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汕头港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探究结论】3探究【材料】《港“动”汕头》——近代历史篇情景1: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期,汕头进入一个新发展时期。汕头港对外货物流通密切而带动汕头的贸易,在民国时期汕头已经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中心城市,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国第三位,使汕头成为当时全国商贸交易的第七大城市。情景2:从1929年开始,汕头的大规模建设启动,扩建道路与旧房改造几乎同时进行。经过数年建设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小公园为中心的环形放射状的连续骑楼建筑群的城市空间,到1936年,汕头人口从1921年的7.5万上升到20万。【探究问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汕头的城市发展出现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与汕头港的崛起有什么关系?【探究结论】探究【材料】《港“动”汕头》——蓝图规划篇情景1:2015年3月,国家将汕头港纳入“一带一路”重点建设的15个港口之一,汕头港迎来了新的战略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把加快港口建设作为全市的“头号工程”,全力打造现代化港口城市。情景2:“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加快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性枢纽亿吨大港。计划投资125亿元,建成广澳防波堤工程、广澳二期工程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广澳港区2万吨级石化码头。开工建设广澳港区三期工程7个5~15万吨级泊位、广澳港区航道二期10万吨级航道工程等,新增通过能力7250万吨。情景3:2020年全市港口通过能力超1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260万标箱。同时,完成榕江、濠江和韩江等航道整治升级,通行能力分别提高至5000吨级、300~500吨级和500吨级。【探究问题】汕头港的未来应该如何发展?【探究结论】4思维导图构建探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