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K39;S32;H1;O16N:14第I卷(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H2SO4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2.“稀土”是我国宝贵的战略资源,国家即将控制其出口。与是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与互为同素异形体B.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ⅢB族C.与是不同的核素D.据与的质量数可以确定S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7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B、△H<0、△S<0的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C、反应CaCO3(s)=CaO(s)+CO2(g)的△S<0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4.下列叙述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A.切过咸菜的菜刀不及时清洗易生锈B.线路连接时,有经验的电工从不把铝导线和铜导线接在一起C.银质奖章久置后表面逐渐变暗D.在轮船的尾部和船壳的水线以下,常装有一定数量的锌块5.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H)为-241.8kJ·mol-1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1,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kJ的热量C.己知2C(s)+2O2(g)=2CO2(g)△H=a;2C(s)+O2(g)=2CO(g);△H=b,则a>b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6.对于反应CO(g)+H2O(g)CO2(g)+H2(g)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ΔH也随之改变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变大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原因是单位体积内增加了活化分子的数目。7.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n(A)∶n(B)∶n(C)=2∶2∶l。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A.平衡向正方向移动B.平衡不发生移动C.C的体积分数减小D.C的体积分数不变8.某碱性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Fe+NiO2+2H2OFe(OH)2+Ni(O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FeB.放电时,正极反应是:NiO2+2e-+2H+=Ni(OH)2C.充电时,阴极反应是:Ni(OH)2-2e-+2OH-=NiO2+2H2OD.充电时,阳极附近pH值增大9.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已知,N2(g)+3H2(g)2NH3(g)△H﹤0,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C.反应CO(g)+NO2(g)CO2(g)+NO(g)△H﹤0,达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D.对于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10.现有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在一体积可调的密闭容器中进行,采取下列措施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增加H2的量B.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容器内体积不变,充入Ar使体系压强增大D.充入Ar,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1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推测原子序数为115的元素,下列对它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位于第7周期②非金属元素③最外电子层有5个电子④没有放射性⑤属于氮族元素⑥属于锕系元素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③④⑤12.T℃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Ⅰ)所示。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时间关系如下图(Ⅱ)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min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mol/(L·min)B.在反应达平衡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在反应达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D.在T℃时,若A的浓度减少了0.1mol/L,则B的浓度会减少0.3mol/L,C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