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诗词三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中国古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清新、飘逸。李白一生以“安社稷”、“济苍生”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虽然两次从政都以失败告终,但他为之奋斗一生,可以用屈原的名句来形容他,“虽九死而其犹未悔”。作者简介“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的诗有三首,大约写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其时,作者应召入长安已两年,未能受到重用,最后被“赐金还山”,诗人“济苍生”“安社稷”的愿望无法实现,在朋友为他践行的酒宴上愤而写了这组诗。创作背景学习目标1.1.能准确朗读、背诵全诗。能准确朗读、背诵全诗。2.2.理解诗句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3.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4.4.学习作者充满自信又乐观进取的精学习作者充满自信又乐观进取的精神。引导学生能乐观面对人生的不如意。神。引导学生能乐观面对人生的不如意。学习目标听读诗歌·感受诗情整体感知课文朗读朗读训练行路难(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诵读文本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路过太阳旁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全诗理解句子理解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珍羞直万钱。万钱。珍羞:珍美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同“值”,价值。赏析: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羞”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停杯投停杯投箸箸不能食,拔剑不能食,拔剑四顾四顾心茫然。心茫然。箸:筷子;四顾:环看四周。问:“停”“投”“拔”“顾”,这些动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面对美酒佳肴,作者为什么却放下酒杯,撂下筷子,离开座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呢?赏析:“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极度苦闷、抑郁不舒的心情。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赏析:这是诗人的想象。想想自己离开长安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山的情景。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自己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济说明自己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抒写世路的艰难。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抒写世路的艰难。闲来闲来垂钓碧溪上,垂钓碧溪上,忽复忽复乘舟梦日边。乘舟梦日边。闲来:空闲的时候;忽复:忽然又;乘舟梦日边:应是“梦乘舟日边”,因韵律句式需要而颠倒。赏析:姜尚(姜太公),九十岁在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后被重用,助周灭商;伊尹,受命于商汤助商灭夏之前,梦见自己乘船经过太阳旁边。这两个都是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终大有作为的人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典故,借古人的事例,表达自己的愿望: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被朝廷任用,施展才能。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