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合作的方式亲自动手,在量、拼等活动中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鲜活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激发其探索欲望,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4.通过结论的证实、探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二、重点、难点: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学具。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课件出示“内角三兄弟之争”的故事,从而引出主题,对这一知识进行探索。2、对“内角和”这一概念进行简单的理解。(二)新授:1、说说三角板的内角各是多少度?计算内角和是多少度?2、猜想: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吗?3、验证猜想:(1)分三组,每组同学拿出事先准备的三角形(三组同学准备的三角形类型不同),各自量出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并标明,再计算出内角和。(2)汇报结果,答案不唯一。(3)继续探究,用拼一拼的方法验证。(4)汇报结果。(5)课件演示验证过程和结果。4、解决“内角三兄弟之争”的疑问。(三)练习:1、扫雷闪电战:详情见PPT课件。2、愿意做老师的小帮手吗?(详情见PPT课件)(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五)作业:详情见PPT课件。教学反思:这篇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学生在整节课中学得轻松。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层次清楚,学生思维活跃,教学从设疑开始,让学生从熟悉的三角板抽象出特殊的三角形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接下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探讨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180度,整个过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进行测量、计算,但得不到统一的结果,再引导学生用“拼”的方法进行验证。这时,有部分学生在拼凑的过程中出现了困难,花费的时间较长,在这里用课件再演示一遍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练习设计也是从生活入手,同时注意到练习的梯度,并由浅入深,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但是受到课本资源的限制,不能大胆突破教材,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论述题]1.简述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2.简述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内容。参考答案:1.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有:教育的战略性;教育的时代性;教育的务实性;教育的阶级性;教育的适应性。2.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基本内容是:①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②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③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单选题]1.邓小平教育思想是()的重要组成部分A:邓小平理论B:毛泽东思想C:马列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参考答案:A3:[单选题]2.邓小平抓政治上拨乱反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A:推翻“两个估计”B:批判“两个凡是”C:强调实事求是D:坚持调查研究参考答案:B4:[单选题]3.邓小平抓教育上拨乱反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A:批判“两个凡是”B:推翻“两个估计”C:强调实事求是D:坚持调查研究参考答案:B5:[单选题]4.恢复高考制度是()A:1976年B:1977年C:1978年D:1979年参考答案:B6:[单选题]5.1985年5月19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可的。A:经济搞上去了B:生产发展了C:教育搞上去了D:人民富裕了参考答案:C7:[单选题]6.邓小平指出,知识分子是()的一部分A:劳动人民B:人民群众C:工人阶级D:无产阶级参考答案:C8:[单选题]7.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改革的决定A:经济体制B:教育体制C:科技体制D:政治体制参考答案:A9:[单选题]8.邓小平提出()是第一生产力A:科学技术B:.经济建设C:教育卫生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