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第四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阅读课本阅读课本P20-25P20-25,找一找:,找一找:1.“1.“过渡时期”的含义。过渡时期”的含义。2.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3.“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4.“4.“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基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基本完成时间、存在的不足及意义?本完成时间、存在的不足及意义?““一化”一化”““三改”三改”总路线(总路线(19531953年)年)过渡时期过渡时期((1949-19561949-1956))逐步实现国家的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农业,,手工业手工业和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中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基本完成材料材料22::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中国中国(1952(1952年产量年产量))印度印度(1950(1950年产量年产量))美国美国(1950(1950年产量年产量))钢产量钢产量((人均人均))2.372.37千克千克44千克千克538.3538.3千克千克发电量发电量((人均人均))2.762.76千瓦时千瓦时10.910.9千瓦时千瓦时29492949千瓦时千瓦时材料材料11::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比较表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比较表从材料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为此,党和从材料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为此,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953——1957)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障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第一个五年计划示意图鞍山钢铁公司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工人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工人在竖立井架在竖立井架1957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年工农业产品产量品种品种19571957年产量年产量比比19521952年年增加增加比历史最高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加年产量增加粮粮1.951.95亿吨亿吨1919%%3030%%棉棉164164万吨万吨2626%%9393%%钢钢535535万吨万吨296296%%580580%%煤煤1.31.3亿吨亿吨9696%%210210%%电电193.4193.4亿千瓦时亿千瓦时166166%%320320%%原油原油146146万吨万吨235235%%__%%一五计划结果:意义:到1957年底,我国“一五计划”的工业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建立了工业体系。内容内容途径途径结果及存结果及存在问题在问题意义意义对农业的对农业的改造改造对手工业对手工业的改造的改造对资本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义工商业的改造的改造走集体化走集体化道路,建立农业道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建立手工业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公私公私合营到到19561956年底,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公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赎买政策在“三大改造”后期,由于发展速度过于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总路线总路线(一化三改)(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19531953年年1953-19571953-1957年年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确立19561956年底年底完成完成进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