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崔婷婷北京市平谷区第三小学15811253337实施者崔婷婷北京市平谷区第三小学15811253337指导者王艳平平谷区教育研修中心13716731088其他参与者无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认为:人的体验首先来自于外部的刺激,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主观体验。这种由外而内的内化过程凸显出音乐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个体的心智、养成健全人格有积极作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提出“文化基础”培养审美情趣、“社会参与”培养国家认同。2、《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基于以上认识,在本课教学实践中,学习新课标表现领域内容,将趣味识谱、律动艺术表演和竖笛吹奏融于歌唱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自信演唱,用歌声表达爱祖国情感。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1、对作品的分析《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二课演唱歌曲,歌曲情绪活泼欢快,歌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画个图画比一比”的情境,展现了小朋友丰富的想象力和用画笔表达爱祖国的纯真心灵。歌曲是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节奏紧密,由两个乐句组成,第二乐句模仿第一乐句创作,主要采用平稳级进手法加间奏,体现小朋友天真可爱形象;第二乐段旋律舒展,前三乐句从高音do到do连续下行,最后“祖国祖国我们爱你”乐句开头从sol到高音do音程跳进,运用两个八分休止符活跃情绪,抒发小朋友淳朴真挚的爱国情感。2、乐曲在教材中的地位《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是本册三首爱国歌曲之一,另外两首是演唱歌曲《只怕不抵抗》和聆听新童谣《卢沟谣》,学生学习不同历史时期爱国歌曲,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历程,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和充满爱国情怀。本课《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是学生用歌声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2、学生情况:1、演唱、演奏方面:三年级小学生天性活泼爱唱求知欲强,特别是通过近一个学期“竖教学基本信息课名《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音乐学段小学年级三授课日期2016.6教材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三年级(下册)五线谱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年1笛进课堂”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并积极展示自我,但由于部分学生基础不同、接受认知能力不同,需要在竖笛吹奏时分组、分层互动。2、识读乐谱方面:本班有三分之一学生学习乐器,懂乐理识乐谱,全班学生认识并会演唱C大调音阶,但由于我校三年级学生的节奏、节拍和音准的整体水平不太稳定,需要在歌唱教学中巩固节奏节拍,并通过竖笛辅助歌唱的音准。3、学习爱国革命歌曲方面:学生在一年级从认识国歌、国旗开始,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表达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二年级聆听进行曲风格歌曲《小号手之歌》和《红星歌》,演唱革命历史歌曲《共产儿童团歌》和《卖报歌》,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热爱伟大繁荣昌盛的祖国。教学方式: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注重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发展,将音乐知识与技能融入到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运用具有游戏性质的教学方式,注重的是游戏精神,目的在于使教学像游戏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将游戏的趣味性、情境性、参与性等融于教学,更易于情绪体验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手段:在音乐游戏中提高学生识读乐谱的能力、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在歌曲演唱中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爱国情感。优化音乐教学方面,在课堂中注重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运用鸿合教学软件增强音乐内容的生动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提高音乐课堂实效。技术准备:教学课件:用鸿合软件自制多媒体课件。(图片、乐谱、音视频)教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