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亮剑高考总复习课时3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目录CONTENTS磨剑:课前自学悟剑:课堂精讲3磨剑:课前自学磨剑:课前自学悟剑:课堂精讲磨剑:课前自学易错警示目标导航考点清单目录考点清单目录易错警示目标导航目标导航学科素养课程标准学习指导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叶绿体的结构特点与其作为光合作用的场所相适应;物质与能量观,叶绿体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细胞可利用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2.科学思维:归纳与概括,基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概括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模型与建模,建构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模型,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3.科学探究:实验设计与方案实施,以及关于结果的交流与讨论;完成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实验,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4.社会责任:结合本地资源调查、收集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认识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说出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3.明确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以及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1.通过实验,了解色素的种类和颜色。2.分析光合作用过程图解,掌握两个阶段的区别与联系。3.通过实验,理解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4.构建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的影响、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关系的曲线等模型,注意图文或图图转换能力、计算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5.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目标导航目录易错警示考点1捕获光能的色素及其提取和分离1.捕获光能的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2.色素的提取、分离原理(1)提取:可以利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在研磨时还应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其中前者有助于研磨充分,后者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2)分离: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因此,绿叶中的色素就在扩散过程中被分开。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目标导航目录易错警示3.层析结果4.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目标导航目录易错警示b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分布有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c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恩格尔曼的实验结果:好氧细菌只分布于叶绿体被光束照射的部位周围。考点2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CO2+H2O(CH2O)+O22.光合作用过程的两个阶段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光反应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光、色素、酶等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为[H]和O2,将ADP和Pi合成ATP光能转化为储存在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目标导航目录易错警示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暗反应叶绿体基质多种酶、ATP、[H]CO2的固定:1个CO2和1个C5结合形成2个C3;C3的还原:C3在[H]和ATP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或(CH2O)和C5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续表)光合作用过程的“一、二、三、四”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目标导航目录易错警示考点3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1.光合作用强度: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量或固定CO2的量或产生O2的量。2.光合作用的测定: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地表示。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1)光:直接影响光反应阶段。(2)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3)CO2浓度:直接影响暗反应阶段。(4)水:影响气孔的开闭,进而影响CO2的吸收。(5)无机盐(或矿质元素):主要影响色素、酶、ATP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物质的形成。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目标导航目录易错警示考点4化能合成作用1.概念:某些细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2.实例:硝化细菌能利用氨氧化时所释放的化学能,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糖类。3.与光合作用的比较:项目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实质都能将CO2和H2O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动力光能氧化反应中的无机物释放的能量代表生物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易错警示易错警示目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