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人:李艳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一.说教材本框题在教材中的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本框题是第一框内容的方法论,既是本课内容的逻辑归宿,也是学习本课内容的最后落脚点,因而,在本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知识目标:掌握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等概念。2.技能目标:锻炼学生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论述说明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1)态度目标:树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思想坚持联系的发展的态度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2)情感目标:增强爱国情感。(3)价值观目标: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1、教学重点: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2、教学难点:规律的客观性,特别是思维规律的客观性二.说教法三、说学法•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基本理论,并运用哲学基本观点去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读、议、练结合学习法读、议、练结合学习法四.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知识反馈板书设计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以时政热点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神七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引起学生的讨论,由此引出课题“按客观规律办事”。•北京时间25日晚9时10分许,我国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三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七号飞船。参加此次飞行的三名航天员分别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9月28日,我国航天员按照预定目标在顺利完成首次空间出舱任务后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经过有关专家研究论证,一致认为,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三步走”展战略目标后,最符合规律的选择和最现实的发展目标是实现载人登月。第二步讲授新课(28分钟)•(1)关于“规律具有客观性”的教学。•(2)关于“为什么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教学。•(3)关于“如何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教学•首先,利用材料、设置问题,让学生明确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里特别强调思维规律形式是主观的,内容却是客观的•其次,通过列举生活中实例说明规律的不可抗拒性。这是规律客观性的表现。•第一,解释实事求是的含义。•第二,让学生联系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列举典型实例,说明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第三,对“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知识点的分析,由一个辩题引入。第三步知识反馈(5分钟)•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题题目,让学生当场完成,通过师生共同讨论,以巩固新课,运用所学知识。1.“实事求是”中的“实事”指的是()A.实实在在应该做的事情B.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C.从实际出发办事情D.当老实人和办老实事2.“实事求是”中的“是”指的是()A.是非问题B.对的事情或事物C.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D.可知性3.下列成语和日常用语,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的是()A.谋事在人,成事在天B.量力而行,尽力而为C.百折不挠,愈挫愈奋D.心想事成,万事第四步板书设计(小结2分钟)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能利用规律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不可抗拒性(表现)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含义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五.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