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有多数友人,劝不可就职,说北大太腐败,恐整顿不了,反把自己名誉毁掉了也有少数劝驾的,说腐败的总要有人整顿,不妨试一试“我的观察,一地方若是没有一个大学,把有学问的人团聚在一处,一面研究高等学术,一面推行教育事业,永没有发展教育的希望。”“没有好大学,中学师资那里来?没有好中学,小学师资那里来?所以我们第一步,当先把大学整顿。”当时北大有提倡白话文的胡适和钱玄同,有极端维护文言文的黄季刚和刘申叔,有拖着长辫子的辜鸿铭,有朴学大师章太炎,有洪宪六君子之一的刘师培,有戊戌维新的梁启超,有讲昆曲的吴梅……事业之大改变校风:提倡为学术而学术。以能者为师:不分派别,不分年龄。领导新文化运动:突出主流方向。“兼容并包”教育思想的影响是什么?一是将北大由“一个官僚养成所”变为全国“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二是使一个死气沉沉的北大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战斗堡垒。先生改变了北大,北大影响了中国.美国哲学家杜威:以一个校长的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第一印象:不期而遇第三印象:在纽约接待蔡先生第二印象:为办证明见蔡先生第四印象:先生在纽约演讲不言之教身教不言之教言教品味语言两个“虚掩”四处“没有”两个“亲切”两个“不惊动”“呼的一声”“都站了起来”“整齐”“不约而同地一起站起来了”他非常俭约,先后做过三年的部长和大学院院长,做过十年的大学校长,又担任十余年的中央研究院院长,但除了几千册图书外,两袖清风,毫无积蓄。他在上海所住的房子,还是由朋友和学生集款购赠的。他逝世以后,家庭的开支,子女的教育费,还时常靠朋友和学生的接济。作者心中蔡元培的地位中国近代最大的教育家三层含义:蔡先生是我所认识的敬爱的师长蔡先生是北京大学的卓越领导者蔡先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和旗手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作业:思考蔡元培先生“春风化雨”和“兼容并包”的教育两端能否颠倒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