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自由交流•看完了他们的班级,那老师不在场的时候,我们班又发生了哪些老师不知道的故事呢?敞开心扉我们的小学生活将近六年了,在这六年间,一定发生了许多值得你回忆的事情。有许多事情是在老师不在场的时候发生的,是你和伙伴之间的秘密。这些事情你从来没有向人提起过,也许是一件好事,也许是一件错事,也许很有趣……无论是什么样的秘密事情,都可以选择写下来。将来等你老了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些童年的往事,说不定你会咧着没牙的嘴大笑呢。习作目标•1、以老师不在场时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为内容。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2、可以是趣事、有意义的事,或是难忘的事……•3、要通过事件来表达自己的认识或感受。•4、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怎样才能将我们说的故事写好呢?首先首先拟定题目拟定题目其次依据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编写提纲老师一走,原本整齐的朗读声一下子就变得稀里哗啦。尽管还有同学在认真地读,但也经不住别人说:“还读什么读呀,傻不傻?”终于勉强将课文读完,甚至把书一摔,大喊:“解放啦!”于是三三两两凑到一起,肆无忌惮地七嘴八舌地大聊特聊,还有的同学干脆做起数学作业.正当大家闹闹哄哄的时候,突然传来一声“老师来了!”大家吓得面如土色,个个脸上一副紧张的神情。教室里也立刻鸦雀无声,大家都摆出一副专心学习的样子。可是过了好久,也没见老师,一双双怒目都齐刷刷地转向正在偷笑的同学!好家伙,居然敢耍我们!•如何将场面写的具体生动呢?我们来看一位同学的片段描写。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要选取亮点,突出人物鲜明个性,不必面面俱到。食堂里,张先生急着要去上班,他端起饭盆,一仰头便呼呼噜噜地将里面的米粥喝了下去;一低头,却发现衣襟上洒下了几滴粥,于是他撩起衣襟,伸长舌头将粥滴舔入口中。《节俭的张先生》思考:作者怎样表现张先生的节俭的个性?动作描写要紧紧围绕人物的心理动态,围绕个性写,要重视细微的举止。•语言描写,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心理描写不要写得过于含蓄,过于抽象化,而应做到细致真实。习作指导:•一、回忆老师不在时我们曾经历的生活场景,选最有情趣、给自己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来写。提示一:想一想,老师不在的时候,自己和小伙伴曾经扮演过怎样的角色?想好后说一说。•二、选定材料后,要善于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当时的场景,既渲染整体气氛,又突出个人表现。提示二: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要交代清楚。•因为什么原因老师不在教室呢?•开会、临时有事、听课、学习;•在时间上也有不同的:一会儿、•一节课、一段时间……自学提示一:看图说话(体会“面”的描写)画面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当时的情形怎样?(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有交头接耳;有的起身离位,与同学高谈阔论;有的因看到精彩文章而哈哈大笑;有的则伏在桌子上做着美梦……自学提示二:(体会“点”的描写)从插图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某个人或几个人进行细致的观察,想一想:他们在做什么?由人物的动作、表情想象出人物的语言。•三、写好场景中的人物活动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即抓住特定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心理等来刻画。•四、行文时,做到详略得当,情景生动,情趣健康,使场景生活化,把我们的感受表达得鲜明、真实。引以为戒:当老师不在的时候开篇很突然,老师为什么离开教室?可以在前面增加“老师临时接到开会的通知,给我们布置了作业。”老师匆匆地走出了教室。“啪”,不知谁把王琪带来喝水用的杯子碰碎了,王琪又开始“泪流成河”了。可是谁会管他呢?随他哭吧。一会儿,几个班干部出来管了一下,却不起什么作用。李小虎不仅置之不理,还趴在桌子上“呼----呼---”地装睡觉,气得班干部也不管了。“咚、咚”,教室外想起了一阵脚步声,难道是老师回来了?大家赶紧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规规矩矩地坐好。门开了,进来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