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二中化学组●教学目标以氧化还原为线索,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为基础,归纳氮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及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变的知识网络。教学重、难点建立氮族元素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变的知识网络教学方法引导整理——归纳概括——综合应用一、氮族元素1、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2、原子结构特点:相同点______不同点______3、主要性质:相似性:a.最高价态______;b最低价态______;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形式是______,呈____性。递变性:从上到下a原子半径______;b氢化物稳定性______;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______;d非金属性______,且比同周期的卤族、氧族元素______。二、氮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化合价的变化:NNNNN-30+2+4+5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①0-3:②0+2:③+2+4:④+4+2⑤+5+2⑥+5+4⑦-3+2思考:1、氮气与氧气、氢气反应,容易实现吗?为什么?在以上两个反应中氮气分别表现哪些性质?氮气与锂在常温常压下反应生成Li3N,试分析原因。不容易实现,因为氮气分子中两个氮原子之间存在三个共价键,很难被破坏。氮气与氧气:氮气表现还原性;氮气与氧气:氮气表现氧化性。氮气与锂在常温常压下反应生成Li3N,因为不需要破坏氮气分子中的化学键。3、工业制氨气的原理。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原理是什么?还有哪些方法?所用药品、仪器相同吗?若不相同,试说明。如何证明一种气体是氨气?如何防止污染?2、氨气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的哪些性质?试解释之,写出有关方程式。根据氨气的分子结构分析,氨气还有哪些性质?该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因为氨气分子为极性分子,水为极性分子,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式量为17,密度较小;分子间存在氢键,易液化。氮元素化合价为-3,具有还原性。N2+3H22NH32NH4Cl+Ca(OH)2=====2NH3↑+2H2O+CaCl2高温高压催化剂实验室中还可以用浓氨水与固体氢氧化钠或氧化钙、加热浓氨水等方法制氨气。①②③④干燥管氨气的性质:1、无色、刺激、气体,密度较小,易液化,极易溶入水2、与水反应(可逆)与酸反应生成氨盐与氧气,催化氧化小结证明氨气的方法: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②玻璃棒蘸取浓盐酸(白烟)4试分离下列混合物①NaCl和NH4Cl②NaCl和I2③KCl和MnO2④CO和CO2①、②加热;③溶解过滤④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再稀盐酸5证明一种盐是①NH4Cl②(NH4)2SO4①Ca(OH)2、硝酸银溶液、红色石蕊试纸②氢氧化钡溶液、红色石蕊试纸、加热小结:氨盐的性质:1、无色晶体易溶入水2、受热易分解与碱放出氨气6浓硝酸保存在有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为什么?还有哪些试剂如此保存?7鉴别SO42–的试剂常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不用稀硝酸,为什么?8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应选择(),为什么?A浓硫酸B浓硝酸C稀硝酸D浓盐酸硝酸浓度越大,越易分解;见光、受热分解加速。氯水、硝酸银、液溴SO32-可被硝酸氧化为SO42-常温下冷的浓硝酸能将铁铝钝化,但可与铜反应。9实验室制NO、NO2,需要哪些试剂?使用哪些装置?与实验室制哪些气体相同?如何收集?为什么?收集结束,多余气体如何处理?制NO:Cu和稀硝酸制NO2:Cu和浓硝酸与实验室制氢气、二氧化碳装置相同收集:NO----排水法NO2----排空气法多余气体----碱液吸收或充入塑料袋10要实现下列转化:Cu→Cu(NO3)2,有下面几种方案,那种方案最佳?①CuCu(NO3)2②CuCu(NO3)2④CuCuOCu(NO3)2浓硝酸稀硝酸O2△稀硝酸④④最佳无污染,硝酸利用率高最佳无污染,硝酸利用率高。。11.下列气体:Cl2O2N2HClNONO2CO2H2SH2SO2NH3哪些可以用水作喷泉试验?哪些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喷泉试验?哪些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哪些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哪些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哪些只能用排水法收集?哪些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哪些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哪些是大气的污染物?小结:硝酸的性质:1、无色易挥发液体常呈黄色2、不稳定易分解与活泼金属不生成氢气与不活泼金属反应(CuAg等)强氧化性与非金属反应(产物为最高价)与S(-2+4)Fe(+2)Cu(+1)Br(-1)I(-1)王水同素异形体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