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换个角度读《绿》VIP免费

换个角度读《绿》_第1页
1/2
换个角度读《绿》_第2页
2/2
换个角度读《绿》朱自清先生的《绿》是一篇满贮着诗意的散文,漂亮缜密的笔法,优美富含诗意的语言,让人不禁沉迷,陶醉其中。也许是这篇文章太著名了,多年来,在教参和精彩公开课的影响下,对于《绿》的解读一直是被动的接受。这次重新阅读这篇文章时,我故意抛开了教参书的束缚,用一颗自由的心灵去咀嚼、去品咂,让自己真正独立地去寻觅“绿”的踪影,寻求与作者心灵碰撞的火花。通过反复阅读,我发现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出现了几次人称代词的变化,不是随意、不是巧合,而是一种独具匠心的情感渗透。作者在第二段里有两句话“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地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这里两次用到了“它”,所指代的是“梅雨瀑”,一为整体(全体),一为局部(几点)。所写对象是没有生命的景物,用“它”无可厚非,自然,作者此时对待梅雨瀑的情感也只是把它当作美丽的却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景物。而在后文作者写“梅雨潭的绿”时,则处处用到了人称代词“她”,我们都知道朱自清先生是个“喜欢女人的人”,他曾说“从国民学校时代直到现在,我总是一贯地喜欢着女人。”因此,在他的散文比喻中总喜欢用少女作喻体,女性情结成了朱自清散文中一个独特的审美倾向。在《绿》中,作者反复用到代表女性的人称代词“她”,“开始追捉她”、“想张开两臂抱住她”、“她松松地皱缬着”、“她轻轻地摆弄着”、“她滑滑地明亮着”、“她又不杂些尘滓”、“但你却开不透她”伴随着作者生动的比喻,那微微泛起绿色涟漪,闪着光亮的绿波已然浮现在我们面前,此时不要说作者,就是我们这些读者也绝不会只把梅雨潭的绿当作景色来看待了,“她”是有生命的,“她”是如少女般美丽的。作者情感的波澜自然由欣赏美景上升到了追寻美女的踪迹。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在心头荡漾。经过一段详略得当的对比之后,这份情感继续升华,到了喷薄而出的境地,这时作者一定是不能满足于娓娓地叙述,而要面对面地表达心中的情感,于是由第三人称“她”转化成了第二人称“你”,“裁你以为带”、“挹你以为眼”、“舍不得你”、“怎舍得你”、“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掬你入口”、“送你一个名字”“叫你‘女儿绿’”,此时此刻,作者仿佛超脱了物我界限,沉醉于这超凡脱俗的“绿”之仙境中。“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这句人称代词变化之快,乍看上去让人有些凌乱,但我以为,这正是作者在一刹那审美情绪的亢奋中,不能自已,在面对面的表达喜爱之情的同时,还要向全世界宣布这种爱。这就好比我们在夸赞自己的孩子时,先是蹲下身子,拉着她的小手,看着她的双眼,面对面地对她说:“孩子,你真的很棒!”然后,站起身,对周围的人自豪地说道:“她是我的骄傲!”《绿》这篇文章非常经典,可供挖掘的地方有很多,这次我想从人称代词入手,带着学生品味经典,或许会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吧。江苏省镇江市第十中学张慧212000电话:15952891146邮箱:zhouxiage2002@163.com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换个角度读《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