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一优课第二十三课《走向未来》2理想与现实第二十三课走向未来初中思想品德教科2001课标版编辑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性地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脚踏实地,树立不懈追求的决心和努力奋斗的信心。能力目标: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辨证关系。知识目标:懂得理想的确立和实现都必须以现实为基础。知道实现理想的途径。编辑2学情分析即将毕业的初中生,经过初中三年的成长和第七单元前面内容的学习,对于自己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开始有了思考,但是对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怎样实现理想,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理解还是实践都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需要引导他们从哲学的角度去理性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艰苦奋斗,积极实践,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自己的人生有意义。编辑3重点难点1、重点: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途径。2、难点:理想和现实的关系。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编辑1教学活动编辑活动1【导入】理想与现实教师活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个问题“志当存高远”,为什么要志当存高远?学生活动:思考、回答: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前进的方向。一个人的理想有多高远,他的人生就有多精彩。教师活动:评价学生的答案。并承上启下引入新课。设计意图:复习引入新课。编辑活动2【讲授】理想与现实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教师活动:提问: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活动:讲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评价学生答案,并规范学生答题。设计意图:这是难点,老师讲为主,但要通过讨论加深理解。2、怎样实现理想教师活动:提出要求,布置任务:a.阅读P175小字及第2、4段正文。b.围绕阅读内容,每组命制一道考试题,并做出答案。c.各组就自己的试题作为问题向其他组发问,要求其他组回答,并给出自己的答案。d.各组之间相互评价。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教师活动:评价学生活动,点拔相关知识点。设计意图:这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参与,从而加深学生的认识,并落实到行动上。3、课堂总结:教师活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学生活动:交流、畅谈,得出结论,全班分享:(1).我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2).我懂得如何实现理想。(3).我知道艰苦奋斗,积极实践,自强不息。教师活动:根植在现实土壤上的理想才能生根发芽,理想的实现过程是一个不懈努力和奋斗的过程。设计意图:总结提升编辑活动3【活动】开展一次有关现实与理想的辨论教师活动:把学生分成两个组,正方: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反方:扫天下,何须扫一屋?讲清规则,提出要求。学生活动:展开辨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懂得从小事做起的好处。编辑活动4【练习】理想与现实9.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下列古训能较好地体现这一思想的有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④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要使理想成为现实,就需要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路,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一蹴而就。实现理想的条件是A、考大学、读大学B、依靠他人的帮助C、艰苦奋斗、积极实践D、天生我才必有用,坐等机会出现编辑活动5【测试】理想与现实教师活动:呈现测试题。学生活动:独立完成。教师活动:点评,讲解。设计意图:检查课堂教学效果测试题:我市某学校宣传窗“名人名言”栏目里有三条既有趣又耐人寻味的加法等式。袁隆平等式:灵感=知识+汗水;爱迪生等式:天才=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因斯坦等式: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1)上述材料主要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1分)(2)你的理想是什么?(1分)你打算怎样把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2分)答案:(1)任何事业的成功和理想的实现,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1分)(2)①略(1分)②理想实现的过程就是改变现实的过程,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就是艰苦奋斗,积极实践,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路。(2分)编辑活动6【作业】理想与现实教师活动:要求学生做《学生成长册》第二十三课P136-137探究分析题第11、12、13题。学生活动:独立完成或同学合作完成设计意图:复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