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1)社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义建设道路(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义)——必要性(2)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指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3)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就必须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1.背景2.过程”百花齐放”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在1951年。当时,国内关于京剧问题的发展出现了争论,一派主张全部继承;另一派认为京剧是封建主义的,主张全部取消。1951年4月,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他主张京剧还是要,不单是京剧,各种戏曲形式都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以继承。“百家争鸣”是毛泽东在1953年就中国历史问题的研究提出来的。1953年中央决定要中宣部就中国历史问题、中国文字改革问题、语文教学问题组织三个委员会加以研究。当时,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主任向毛泽东请示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毛泽东提出要“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的正式提出是在1956年4月28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在会上讲话时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5月26日,陆定一在中南海怀仁堂向学术文化界1000多人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系统地阐述了这个方针,并代表中共中央宣布: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6月13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了陆定一的这个报告。这样,“双百方针”就像“和煦的春风”般吹遍中国大地。“百花齐放”即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即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3、“双百”内涵:实质:是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艺术民主、科学民主这是一个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4、地位:5、影响:科学技术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摩尔根学派李森科学派1956年8月全国遗传学座谈会在青岛召开,明确表示不赞成把摩尔根的观点说成是唯心论,宣布全部摘掉过去强加给摩尔根学派遗传学的各种政治帽子.建国之初中国也采取独尊李森科学派而贬损禁止摩尔根学派的态度。著名植物学家胡先辅在《植物分类学简编》中批评了李森科,竟遭到政治批判。接受者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建国初接受者被认为是唯物主义的建国初(1)第一个贯彻双百方针讨论的是生物学领域学派之争6、主要成就:(2)文学艺术的繁荣景象成果:作品:老舍——话剧《茶馆》;郭沫若——历史剧《蔡文姬》;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等期刊: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文艺期刊有18种①许多新素材、主题得以开拓②采用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③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家与作品(历史剧、话剧、小说、电影、戏曲)二、遭遇曲折1.原因:(1)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影响(2)受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革”的影响破坏: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把学术争论说成阶级斗争,不同的学说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2.表现:①一些正确的作品被当成错误的批判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艾青《蝉的歌》昆曲《李慧娘》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②作者大都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受到伤害傅雷,1927年冬赴法国入巴黎大学文科学习。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书记处书记等职。翻译外国文学名著33部。六十年代,以其研究与翻译巴尔扎克著作的卓越成就,被法国吸收为巴尔扎克研究协会会员。“文革”初受到迫害,1966年9月3日晨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剧作家吴祖光(中)和他的妻子——著名演员新凤霞一起被下放劳动改造3.结果:①百花凋零;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的影响。1958年至1964年间,样板戏的前身“京剧现代戏”是当时戏曲改革的一个主要成果,也是当时文坛的重要收获之一。在1964年前后,江青开始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