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一、选择题1.把蒜瓣种下,若在一直露天环境下则长成绿色的蒜苗,若长期在黑暗中则长成蒜黄,由此可推测,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的是()A.光B.温度C.土壤D.空气2.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一般来说,水分进入植物体,再由植物体返回大自然的途径是()A.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根、茎、叶)筛管→气孔→大自然B.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根、茎、叶)导管→气孔→大自然C.土壤中的水分→(根、茎、叶)导管→根毛细胞→气孔→大自然D.土壤中的水分→(根、茎、叶)筛管→根毛细胞→气孔→大自然3.下列各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脱去叶绿素的是()A.B.C.D.4.正常情况下,根毛表皮以内的各层细胞,由外向内,细胞液浓度()A.依次递减B.依次递增C.均相同D.不能确定5.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依次应该是(将以下步骤排序)()①向清水漂洗后的叶片加碘液后用清水冲洗掉碘液②实验植物在暗处置一昼夜③观察叶片遮光与未遮光部分的颜色④把遮光处理后的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⑤把叶片的一部分作遮光处理再移到光下.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④①C.③④⑤①②D.②⑤④①③6.构成植物叶片的下列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有()①叶肉细胞②保卫细胞③无色素的叶表皮细胞.A.①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7.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是转运和耗尽叶片原有的淀粉B.②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C.③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D.④叶片遮光部分遇碘液变蓝色8.某同学在“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实验时,先将植物放在暗室中24小时,再用一长条铝箔纸包住叶片的一部分,放置在阳光下4小时后,取下此叶片用酒精隔水加热,去除叶绿素,清水漂洗后在叶片上滴加数滴碘液,叶片颜色变化正确的选项是()A.B.C.D.9.如图是光合作用的实验中的部分装置.实验时先将植物放在暗室中24小时,再用一长条铝箔纸包住其中一叶片的部分(右图),放置在阳光下4小时后,取下此叶片用酒精隔水加热,去除叶绿素,清水漂洗后在叶片上滴加数滴碘液,叶片颜色变化正确的是()A.B.C.D.10.做“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正确的顺序是:()①黑暗处理②酒精脱色③选叶遮光④滴加碘液⑤阳光照射⑥清水漂洗.A.①③⑤②④⑥B.①③⑤②⑥④C.③①②⑤④⑥D.①③⑤④②⑥11.我国规定的植树节是每年的()A.4月12日B.5月4日C.7月1日D.3月12日12.将盆栽扶桑枝条上一叶片的主脉切断(见右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取下该叶片脱色,加碘液处理,叶片的上半部呈棕黄色,下半部呈蓝黑色.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需要()A.水B.阳光C.空气D.温度13.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种陆生植物叶的上下表皮(ab表示细胞).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甲是上表皮B.a能进行光合作用C.乙是下表皮D.b能进行光合作用14.将大叶黄杨的叶片脱色后,横切并制成切片,用碘酒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颜色最深的结构是()A.上表皮B.叶肉C.下表皮D.叶脉15.下列关于绿叶细胞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只有栅栏层细胞进行光合作用B.只有海绵层细胞进行光合作用C.表皮层细胞都不进行光合作用D.含叶绿体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16.科学家萨克斯做过这样的实验:绿叶放在暗处数小时后,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另一部分暴露在光下.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结果如图.对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A.可以证明绿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B.可以证明光照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C.实验中变量不是单一的,所以没有形成对照D.将绿叶放在暗处数小时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的有机物17.1864年德国科学家将天珠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如图1.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进行脱色后再用碘液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图2,该实验可以证明()①光合作用需要水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8.关于用天竺葵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遮光处理之前要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B.实验中的变量是光,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