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闸北区杨浦区30.在学校科技节上,甲、乙两组同学各自设计了一个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的调光电路,同时还想研究灯泡亮度改变时电功率的变化情况。老师提供的器材有:两种规格的灯泡(一个字迹模糊,一个标有“2.5V”)、两种规格滑动变阻器(“151A”、“252A”),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两组同学连接好电路后,调节滑片过程中电表示数都发生变化,当两组电路的灯泡都正常发光时,恰好滑动变阻器电阻均为最大值的一半,电压表示数均为2.5伏,电流表示数均为0.2安,并且甲组的灯泡比乙组的暗。(1)请在图19中将甲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图补充完整。(12)(2)则实验中,甲组同学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3)(选填“151A”或“252A”),两组同学所使用的电源电压是(14)伏,甲组同学测得的额定电功率为(15)瓦。(本小题写出计算过程)31.某小组同学研究柱形物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情况,他们将高H为0.15米、横截面积为S的圆柱体挂在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步浸入同一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如图20所示,记录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计算出相邻两次实验中h的变化量h,并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液,将数据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已知:1>2)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或9~14中F液与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6)。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和9~14中F液与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7)。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或15、16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数据与上述的结论不相符合,简述数据与小红结论不符的原因(18)。④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或9~14中F液和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9)。(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和9~14中F液和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图20表一(液体密度为1)表二(液体密度为2)实验序号h(米)F液(牛)h(((F((((1020.00.011.020.0121.030.0222.00.022.040.0424.050.0525.00.033.060.0828.070.1535.00.01080.1635.0实验序号h(米)F液(牛)h(((F((((9020.00.010.8100.0120.8110.0221.60.021.6120.0423.2130.0524.00.032.4140.0826.4150.1532.00.020160.1732.0结论是:(20)。该小组同学认为物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增加量F液除了与h和液体种类有关之外,可能还与物体自身的形状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需添加的器材为(21)。器材:圆柱体甲高H=0.15米横截面积2S;正方体乙边长H=0.15米横截面积S;圆柱体丙高H=0.2米横截面积S。徐汇区25.小佳和小汇用图16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随电阻的变化情况。实验中保持电源电压不变,他们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然后又用电阻R2替换R1接入电路,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已知R1=10欧,R2=20欧,滑动变阻器规格为“50Ω2A”)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关系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串联电路中一个电阻变化时,(9);②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和V2示数变化量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串联电路中一个电阻变化时,(10);③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电压表V1、V2、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一个电阻变化时,(11)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一个电阻变化时,(12)。26.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实验室给每个小组提供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标有“0.2A”字样的小灯泡若干(额定功率在0.4瓦~0.75瓦之间)、不同规格的滑动变阻器、每个小组只有3节新干电池、电键以及导线若干。小徐这组选用的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Ω2A”,小汇这组选用的滑动变阻器规格为“5Ω3A”。他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