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在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一、2008年工作回顾2008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人口计生委等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精心谋划,创新措施,突出重点,务实苦干,全面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人口控制目标任务。全市人口出生率13.04‰,比自治区政府下达指标低2.56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94.49%,比自治区政府下达指标高9.49个百分点。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一)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摆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包抓责任制和联系点制度,开展调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部署重要工作任务,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全面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兑现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和计划生育“三无”、“一无”乡镇创建奖。坚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职责落实情况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和奖惩的重要内容,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在提拔干部、提名选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先选优等工作中,严把计生审核关。加大了经费投入,全市共投入经费2373.79万元,同比增长13.22%,人均达到18.5元,从根本上保障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二)群众婚育观念实现新转变。始终把转变群众婚育观念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先导,在扩大宣传面和“渗透”、“发酵”效应上下大功夫。创办的人口计生网、开办的电视专栏,建设的生育文化街、巷、大院、书屋等宣传阵地,设立的国策碑、国策墙,制作发放的卷筒卫生纸、汗衫等宣传品,组织开展的穆斯林生殖健康宣传教育、“我服务,你需要”宣传服务技能竞赛和“五级联创”、女孩才艺展等活动,使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入脑入口入心。农村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只生一个孩子的家庭逐年增加,主动推迟或放弃再第1页共7页生育的夫妇显著增多。(三)基层基础工作再现新亮点。始终把创建和巩固计划生育“三无”、“一无”乡镇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对创建巩固情况重点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把创建工作不力、工作难度较大的乡镇列入重点监管对象,进行跟踪管理与服务,做到了思想不松、力度不减、措施不改,确保了全市计划生育“三无”、“一无”乡镇创建成果。加大对山区、吊庄移民地区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与指导。红寺堡开发区开展的“百日攻坚”、“冬季会战”活动,市区、XX县区组织开展的联合攻坚,XX县区创新的五户联保、村民自治等,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得到有力加强。(四)优质服务水平得到新提升。坚持把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亲情”服务理念贯穿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全过程,为群众提供了全面优质的计生服务。新建了1个县(区)级计划生育服务站、14个乡镇服务所。为市计划生育指导中心、青铜峡、XX县区服务站配备了彩色b超仪、微波治疗仪等设备,为育龄妇女进行免费诊疗的基础设施、设备、环境进一步改善。全面启动了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工程,完成了试点乡镇的基线调查。开展了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试点,生殖健康进村、入寺、进社区服务进一步推进。开展的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提升了干部能服务、会服务、服好务的能力。建立了遍布城乡、方便群众领取的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网点,稳步推进知情选择,强化孕前管理,提高了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的及时率和有效率。(五)人口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积极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推进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和奖励扶助制度,全面落实“一本通”帮扶政策,有效提升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加大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力度,采取扶贫项目与计划生育工作“捆绑”、为贫困户申报城乡低保、为独生子女户缴纳意外伤害保险等,帮助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致富。全市新增“少生快富”户880户,兑现奖励资金264万元;新增奖励扶助户96户,兑现奖励资金5.76万元。扎实开展“亲情牵手”、“结对帮扶”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关怀关爱等活动,采取电函访问、两地协查、跟踪管理、完善档案资料、全面启动流动人口信息交第2页共7页换平台等措施,使全市流动人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