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浙教版《信息科技》五年级上(2023版)算法与算法表示【单元整体构想】一、单元内容简介算法是计算思维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人工智能得以普遍应用的三大支柱之一。算法在本册教材中以算法的概念、描述、控制结构,以及完整设计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为主要学习内容。本单元主要落实“身边的算法”模块中的算法描述内容,作为起始单元,以感知算法的概念、算法的描述及特征、算法中的数据等内容为主线。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算法,意识到用算法解决生活问题的优势,能够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将熟悉的场景中的问题解决过程比较清晰地描述出来。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是理解算法的基础。本单元用多个不同的算法案例来贯穿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熟悉一些常用的算法描述风格与方式,并会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描述算法,初步接触顺序结构、分支结构的描述。关于算法中的数据,本单元旨在让学生初步认识变量,同时在算法描述的基础上总结出算法的特征。二、单元设计的望远镜思维学生在三、四年级的学习中,已经初步积累了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的活动经验,以及运用图示等方式描述解决问题的步骤的体验。这些经验和体验为学生理解算法打下了认知基础。从本单元开始,学生正式接触算法,初步体会“算法是指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时的方法及步骤”这一内涵,学习算法常用的描述方式,了解算法的基本特征;通过用变量表示数据来描述算法,了解算法有三个典型环节——输入、计算、输出,进而理解“通过变量把解决特定问题变成解决一类问题”的算法思维,初步感受算法的效率。这些知识是学生在五年级后续单元以及六年级进一步学习算法设计、算法验证、算法应用和迁移算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三、单元设计的放大镜思维本单元重点聚集“算法是一组明确定义且可执行的操作,用于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和“算法可以用文字、图示、代码等方式进行描述”展开学习和探究。村单元共有5课,以身边的问题为基点,学习算法的描述方法,体验算法中的数据,进而梳理算法的特征。其中,“身边的算法”让学生初步体会算法的概念;“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与“流程图描述算法”让学生学习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描述算法;“算法中的数据”让学生初步感受把生活中的现象、事物抽象成数据的过程,初步体验用变量来表示数据的方法;“算法的特征”让学生认识“有穷性”“确定性”“有输出”这三个特征,进一步体会“算法是一组明确定义且可执行的操作,用于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步骤”。1浙教版《信息科技》五年级上(2023版)单元各课内容如下表所示:课序课题主要内容第1课身边的算法认识算法的概念,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算法。第2课自然语言描述算法认识算法描述方法,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第了课流程图描述算法认识流程图符号与含义,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第4课算法中的数据认识算法中数据的输入、输出,认识变量,用变量表示算法中的数据的方法。第5课算法的特征了解、认识算法的三个基本特征。【单元目标设计】素养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认识算法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需要用到算法。能够用自然语言或者流程图来描述解决简单问题的算法;能够识别简单情境中的数据,并用合适的符号来表示;能够尝试根据算法的特征来评估一个算法的有效性。逻辑主线单元涉及的信心大概念单元目标描述算法1.算法是一组明确定义且可执行的操作,用于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步骤。2.算法可以用文字、图示、代码等方式进行描述。3.同一个问题可以采用多种算法来解决,而不同的算法可能具有不同的效率。1.知道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步骤。2.了解算法的特征。3.能够利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max.book14.认识到生活离不开算法,不同算法的效率可能不同数据数据存在多种形式,通过一定的规则可以对数据进行组织和呈现。【单元评价设计】本单元的评价可以基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设计任务,可以从“能否描述简单问题的解决方案,描述的算法是否具有输入、计算、输出等环节,能否用变量表示数据来描述算法,描述的算法是否符合有穷性、确定性、有输出”等方面进行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