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春节的由来及典故VIP免费

中国春节的由来及典故_第1页
1/6
中国春节的由来及典故_第2页
2/6
中国春节的由来及典故_第3页
3/6
1/6中国春节的由來及典故大家都知道中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吧,就是一年一度的农历新年,也就是说春节。下面瑞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中国春节的由来及典故,仅供参考。一、南方春节食物的寓意1、年糕;在南方,过年的时候必备的年货是年糕,就算不吃,也要在家里摆上一块,图个好意头。年糕皆因有个好彩头一一“年高”,有发财、步步高升、甜蜜的意义,寓意新一年圆满甜美的生活。年糕年糕,年年高升2、糖环:在应节食品当中,糖环大概是最为美观吸引眼球的,它形状别致,外面一个圆环,里面像五角星,寓意环环相扣,生生不息。糖环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中原地区,糖环用面粉制作,后來到了岭南则改为糯米粉,放到油锅里炸至熟透后,呈金黄色,亦有黄金满屋的寓意。3、汤圆:大部分南方人家习惯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据说元宵象征着阖家团圆,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面上。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二、春节的节日起源关于春节的起源有说法诸多,其中有儿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春节源于腊祭、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鬼节说等,其中最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來,后来叫春节。三、春节的时间演变夏朝用孟春(即正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闵、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來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阖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四、春节年后的习俗2/61、早起:有的人认为,如果不早起,田坎就会塌。所以要早起。2、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3、拜年: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拜年之风,汉代己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便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o4、给压岁钱:压岁钱(在广东叫做“俾利是”)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五、春节的禁忌1、不要打破碗盘器皿,以免招來厄运,如不慎打破要赶紧念“碎碎(岁岁)平安”等吉祥话來化解,碎片则用红纸包起来到初五後再丢入河里。2、过年时最好不要炸年糕或送棵给亲友,因为炸得焦红的年糕有“赤贫”之意,而民间习俗只有守丧的人家才需由亲友送棵。3、初一初二为“水神生日”,不要洗衣、晒衣,全家人洗澡换下来的衣服先留着,过了初二以後再拿出來洗,以免得罪水神。4、大年初一不要睡午觉,晚辈亦不可向睡在床上的长辈拜年,这样会使长辈今年卧病在床或恶疾缠身。5、不要杀生或动刀剪,杀生易引灾祸,动刀剪恐招致破败不祥之事。6、春节期间不要打骂小孩或是和人起争执,这些行为都会为來年带来厄运。7、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4/65/66/6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春节的由来及典故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