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勘察质量控制措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众多基础建设项目和现代化超高层建筑物、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地铁工程、水利工程等的不断兴建,基础和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各种公共建筑物的建筑风格迴异,其平面和立面变化大,给结构和勘察专业带来诸多的新课题;勘察工作对工程建设具指导作用,是设计单位走向项目的基础;勘察工作的开展为建设单位提供了发展的潜力;勘察工作更是工程的运行管理单位实现经济效益和安全质量的保障前提。勘察工作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保障工程勘察质量是各项工作的基础环节,本文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一些解决解决措施,希望对工程勘察事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标签:工程勘察质量问题措施0前言在加速经济发展中,基础项目建设处于基础地位。目前基础项目建设的速度极快,为了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目标,做好项目勘察工作是重点。而勘察质量是重中之重,是保证建设行业健康发展的关健环节,应该受到重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2014年9月4日明确表示,全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启动。2015年底前,31个省区市将全部完成诚信体系数据库建设,实现全国建筑市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监管目标。为配合此次“两年行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出台了包括《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在内的一系列制度规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说“产生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主体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工程质量责任应该由参与工程项目的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承担。具体到人,应该是勘察项目负责人、设计项目负责人、施工项目经理以及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这五方主体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工程项目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出现质量事故或重大质量问题,首先要追究这5个人的责任。不管责任人是离开原单位还是已经退休,都要依法追究其质量责任。”但是,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勘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勘察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或不能购置先进设备,低价中标又使许多勘察单位不愿意采用先进手段和先进设备,节省了很多工作环节步骤。近年来,勘察技术进步、质量有停滞不前的趋势。许多与工程密切相关的课题也得不到解决。下面我就自己多年从事高铁、高速公路、水利水电、军队等项目的勘察经历,从施工单位的角度来谈谈对工程勘察质量控制的若干认识。1影响工程勘察质量几个因素1.1主体质量意识不强由于勘察市场准入门槛较低,竞争激烈,压价竞争现象突出,有些勘察单位为了生存不惜以低价承接工程,之后勘察过程中,势必要偷工减料降低勘察质量;部分企业不具规模,缺乏高素质技术人员,人员挂靠现象严重。由于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造成有些勘察单位负责人偏重成本核算,轻质量管理,整体质量意识不强;更有甚者默许机台、技术人员在实物工作量中弄虚作假。1.2外业质量控制不严勘察工作是一个整体完备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上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勘察质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说法一点不为过。记录勘察过程的勘察纲要是指导勘察工作的关键性文件,勘察纲要内容不完整,不系统敷衍了事的情况归根到底是对其不重视,那么对实际的勘察工作就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对于大多数勘察单位,其勘察纲要比较单一,不够完整,比如,一些勘察单位缺少必要的勘察平面图,甚至在没有审查的情况下就开始盲目的施工;有的勘察单位甚至没有相应的勘察纲要。设备管理问题,像钻机钻头、标贯器、触探器这样的设备在使用和管理时没有相关的记录或是使用者的签字。钻探的质量问题,比如原位测试需要在砂层、卵石层、岩溶层、破碎层进行钻探,塌孔问题经常出现,导致无法进行测试或者因为技术不佳,在对土层的勘察时出现由于钻探进尺速度过快出现漏层的问题。原始资料责任人签名填写不全,还有一些勘察单位没有引起对落实审核原始资料的重视,导致其原始资料丢失及其归档制度的不完善。这些问题都对岩土勘察问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终影响了施工的质量!1.3提供勘察报告目的性、针对性不强勘察报告是经过了实地的勘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