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导读教案围绕人教版第《三国演义》导读泉港一中黄胜男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一)引导学生认识阅读名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二)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二、能力目标:(一)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与技巧。(二)教会学生如何做到学以致用。三、知识目标:(一)引导学生品味文学语言特色,汲取文学营养。(二)把握《三国演义》丰富的历史内涵,提高文学素养。教学思路:阐明阅读名著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列举《三国演义》的趣味点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会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与技巧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给予必要的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自学,通过撰写阅读笔记、交流阅读心得、开展课题研究以提高阅读成效,组织阅读成效评价、展示阅读成果以促进阅读兴趣。教学设想:一、阐明阅读名著的重要性、介绍阅读方法、技巧等,以教师指导为主(学期初完成)。二、名著阅读、笔记心得撰写及交流,以学生自主课外完成为主、课题研究的开展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期中开展)。三、阅读成效评价,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阅读成果展示,列入学生成长档案袋(学期末完成)。四、高一年学生在选修课完成,时间:一个学期。教学过程:一、教师导读(课内完成)。(一)阅读名著的重要性。、让学生交流所读过的名著,并谈谈读后的一点心得体会。、让学生谈谈学习名著的好处。、教师介绍语文课标对阅读的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万字。”在附录中还明确列出了部“课外阅读的推荐篇目”,“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归纳并补充点明阅读名著的重要性。培根有句名言“在人类的一切消遣活动中,阅读无疑是最高尚的”。余秋雨先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名著其实是知识堡垒上的制高点。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人文素养的必由之路,训练思维品质的最好范本,锻炼自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最佳手段。一位考生在高考时,以“赤免之死”为题,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文章将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同伯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从而成为满分作文。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畅晓,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名著作基础是不能做到的。(二)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让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读的名著并谈谈喜欢的原因。、教师列举《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演义被称为“第一才子书”“第一奇书”,是一部解读中国人传统理念和民族精神的著作。它记述了汉末黄巾起义到西晋三国统一这一段历史,详尽地写出了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揭示了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团结互相争夺的关系,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①《三国演义》在民众心中深深扎根,《三国》故事成了中国大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人民从其中接受道德教育与价值标准。应当像刘备关羽那样重视对朋友的义气,要爱护人民,决不可像曹操那样忘恩负义,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奸诈毒辣的事。《三国演义》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②女真民族向明朝进攻时,还是关外没有什么文化的精野民族,自然不会阅读《孙子兵法》之类的艰深书籍。他们的将领带领军队,行军打仗,方法和技术全靠从《三国演义》中学习。据说,清代第二代君主皇太极使用反间计,骗得明朝的崇祯皇帝杀了大将袁崇焕!③《三国演义》在日本,得到了日本人的疯狂追捧。日本著名作家池田说,“在取之不竭的浩瀚的中国文学中,《三国演义》是格外闪耀着光芒的作品,我是从青年时代就一读再读的,是深受吸引的读者中的一个。”日本的企业家、商业人士还把《三国演义》的谋略作为管理的策略和经商的手段。、教师简介《三国演义》中的部分饶有趣味的情节。诸葛亮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