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材料(2012年12月21日)我觉得,要全面把握好十八大精神,首先要搞清楚三个问题:一个是大会的主题;一个是大会的定位;还一个是大会的意义。这是我们要学习和把握好十八大精神的一个重要前提。首先我们来看大会的主题: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个主题的表述,一共是五句话、82个字。这五句话、82个字,实际上回答了四个重大问题,一个是举什么旗的问题,答案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第二是走什么样的路的问题,答案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第三个是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的问题,答案是要保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第四个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答案是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这四个问题中,最为关键的是旗帜问题。大家都知道,大会召开前,对中国今后的走向,1国内外都有很多议论,很多猜测。而大会的这个主题,就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的回答。报告标题的第一句话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大会主题的第一句话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就鲜明地摆出了自己的立场,我们决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样鲜明的主题和坚定的态度,能够给全国人民一颗定心丸,也给国际社会一个十分明确的信号,这就是中国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不会因为领导人的更替而变化。其次我们再来看大会的定位:对这次大会,中央有三个重要定位:一个是对大会背景的定位,中央的提法是一句话:这次会议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决定性阶段是什么阶段?打个比方,就是解放战争时的战略反攻阶段,决定性阶段召开的,这就是对大会背景的定位。二是对大会报告的定位,中央的提法是两句话:一句是,报告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第二句是,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一个政治宣言,一个行动指南,一个纲领性文献,这就是对大会报告的定位。三是对大会成效的定位。中央的提法是三句话,这次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的大会,是一次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奋进的大会。高举旗帜,继往开来,2团结奋进,这就是对大会成效的定位。这三个定位充分说明,这次大会时机非常关键,精神非常重要,开得非常成功。第三我们来看大会的意义:关于大会的意义,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定向”。这个“向”,就是大会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它的意义在于,能够更加坚定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信心,真正做到不动摇、不折腾、不走老路、也不走回头路。二是“定位”。这个“位,就是大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它的意义在于,展示了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鲜明风格,标志着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实现了又一次与时俱进,喻示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必定会越走越宽广。三是“布局”。这个“局”,就是大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它在意义在于,从更高更新的层次,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设计了一幅更加科学的“路线图”。四是“号令”。这个“令”,就是发出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的号令。它的意义在于,能够为全党全国人民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提神鼓劲,凝聚力量。五是“强身”。这个“身”,就是大会强调和部署了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它的意义在于,它告诉了世人,我们党是一3个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党,一定能够做到“打铁还要自身硬”,一定能够把党建设好。六是“接棒”。这个“棒”,就是大会实现了中央新老领导机构“接力棒”的顺利交接。媒体作了一个统计:这一届政治局25人中,有15位同志是新进的;15位新进的同志中,有7位是60岁以下的。它的意义在于,能够使我们党顺利地实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归纳这个主题、定位和意义,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这次党的十八大,把一个充满自信的中国共产党展现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