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在青少年健全人格培育中的运用摘要“道德讲堂”创新了公民道德的教育方式,已成为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平台。“道德讲堂”走进学校,有利于培育青少年的健全人格,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德育效果,有利于提升“道德讲堂”的影响力。近年来,学校重视“道德讲堂”建设,在继承“道德讲堂”规范形式和丰富内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活动,通过宣讲身边的凡人善举,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学校要进一步深化“道德讲堂”建设,将“道德讲堂”打造成为创建文明校园的新品牌。关键词道德讲堂健全人格青少年学校一、学校开展“道德讲堂”建设的重要性1.“道德讲堂”创新了公民道德教育的方式,对培育青少年健全人格有借鉴作用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通过人民群众认可的道德教育形式来体现,才能走进人们的生活,净化人们的心灵。作为一种全新的公民道德建设载体,“道德讲堂”自2020年开始建设以来,以“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道德讲堂”中的“学模范”是榜样教育的新形式,通过宣讲员或模范本人讲述身边人的先进事迹,引导人们思考。“对青少年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容易被学生领会和接受”[1]。先进典型的鲜活性和生动性,有利于青少年从先进典型身上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产生情感的共鸣。“道德讲堂”在“学模范”环节上,又增加了“唱歌曲”“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四个环节,改变以往道德教育“你讲我听”的单向灌输模式,创新了教育方式,可供学校在青少年健全人格培育中加以借鉴和运用。2.在培育青少年健全人格中运用“道德讲堂”,对提高德育效果有促进作用人格是指一个人特有的心理面貌,是“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教育的核心宗旨是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引领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努力做人格健全的“现代人”,成为适应时代和社会要求的人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个体发展最宝贵的时期,他们思维灵活、心思单纯,但由于生活和阅历的限制,也存在思想易消极、意志较薄弱、情绪易反复、内心常冲突、认知易扭曲等人格弱点,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必将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学校是培育青少年健全人格的重要园地,德育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推进“道德讲堂”走进学校,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提升青少年道德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的必要举措。通过“道德讲堂”的榜样事例,宣讲青少年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树立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有助于引导青少年潜移默化地完善自己,循序渐进地培育健全人格,提高德育效果。3.在学校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对提升“道德讲堂”的影响力有推动作用“道德讲堂”不仅创新了公民道德的教育方式,而且与城市文明建设融为一体,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平台。通过在学校开展有统一背景、规范流程的“道德讲堂”活动,让每一位参与者感受“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我行”的进行模式,在齐唱《公民道德歌》、聆听道德故事、朗诵道德名句、谈论启迪感悟、发放吉祥祝福的过程中,对“道德讲堂”这一品牌活动入脑入心,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道德讲堂”的介绍者和宣讲者,与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谈论亲历的“道德讲堂”见闻感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活动,有助于提升“道德讲堂”的影响力,促进公民道德建设。二、学校“道德讲堂”的开展情况1.重视“道德讲堂”建设,积极组织活动在“中国文明网联盟”和各省“文明网·县市传真”中,有关“道德讲堂”的新闻很多,以“道德讲堂”的首创城市江苏省常州市为例,大学校园有“常州道德讲堂走进高校,2020年实现全覆盖”,宣讲两位贫困生自强不息、感恩生活的励志故事;在中学校园有“青少年道德讲堂: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