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行区施工安全管理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1第二章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12、总体工期13、工程特点及主要风险1第三章安全措施21、轨行区实施全封闭管理22、隧道入口设报警装置23、隧道基本照明与警示照明要求24、列车编组设尾部影像系统35、列车编组连接装置36、后配套台车防护37、列车编组行进管理38、行车调度指挥49、轨行区作业管理4第四章轨行区施工作业安全管理要求51、轨行区人员安全管理要求52、轨行机车组安全管理要求53、轨行区限界安全管理要求64、轨行区防护安全管理要求65、过车站交叉施工安全管理要求7第五章风险源的分析统计与管理控制81、风险源分析与管理82、风险控制9第六章应急预案12青岛站-海泊桥站TBM区间轨行区施工安全管理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1、青岛市地铁一号线有限公司轨行区管理九项规定2、青岛市地铁1号线土建二标二工区施工组织设计3、青岛市地铁1号线土建二标二工区轨行区管理实施细则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2020)37号令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办质〔2020〕31号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20)5号8、《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0-2020)第二章工程概述1、工程概况青岛地铁一号线二标02工区共承担0.5个车站、五个区间的施工任务,标段线路长约5.83km,分别为:海泊桥站明挖段、青岛站~中山路站区间、中山路站~江苏路站区间、江苏路站~广饶路站区间、广饶路站~台东站区间、台东站~海泊桥站区间。其中,海泊桥站明挖段为4台TBM的始发站;五个区间采用2台DSUC型双护盾TBM同时从海泊桥站始发向青岛火车站掘进施工,采用连续皮带机出渣,总投资5.64亿元。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总体工期工程合同工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轨行区施工时间为2020年9月30日至2020年6月30日。3、工程特点及主要风险TBM单线施工长度5.83KM,相对应施工期间进行材料、设备水平运输的轨行区长为5.83KM,期间需要过台东站(中铁隧道局承建)、广饶路站(中铁十六局承建)、江苏路站(中铁十六局承建)、中山路站(中铁十六局承建),与上述车站施工单位存在交叉施工。施工期间轨行区安全管理的主要风险为:3.1、轨行区通过的4个车站在交叉施工人员进入轨行区造成的人员伤害3.2、连续皮带机巡查人员、轨道巡查人员及联络通道施工人员进入轨行区造成的人员伤害3.3、车站施工期间材料工具、皮带上渣土及联络通道施工区间材料侵入轨行区造成的车辆事故第三章安全措施轨行区安全管理严格遵照相关规定执行。1、轨行区实施全封闭管理从海泊桥车站至TBM台车尾部,轨行区实施全封闭管理,人形通道设置隔离护栏采用Ф25钢管分上下两层隔离,高度1.2米,每3米设置一个三角立柱,确保护栏稳固。护栏粘贴醒目的反光警示标志。车站内为进行吊装、扳道或进入隧道作业等原因需在轨行区开门,海波桥站吊装区开设1各门,设专人看守,道岔处设置警示灯,将轨行区管理制度并张贴于入口处,严禁非(未)操作人员进入轨行区。2、隧道入口设报警装置在区间隧道入口处设光感报警装置,报警器应牢固安装在人行道护栏上,朝向轨行区一侧,当有人员、车辆进出轨行区时能以声音和灯光进行警示。3、隧道基本照明与警示照明要求隧道采用LED白色冷光源灯带作为基本照明,电工班负责延伸和维护保养。隧道内每100米设置环向提醒灯带1条,并在台车尾部加装红色警示灯带。在距离台车尾部100米处放置移动爆闪灯,车辆进入台车前在此处停车,根据台车上调度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领车员)指令行车,此处爆闪灯由当班掘进班负责安装和维护。4、列车编组设尾部影像系统在列车编组尾部和前部均设置影像系统,在驾驶室安装屏幕方便司机查看,确保影像清晰、稳定、无延时、能见度不小于50米,影像存储时间不少于72小时。如影像系统异常,需及时修复并启用备用系统;当影像系统及备用系统均无法正常工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列车编组,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