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民间方言俗语及典故大观之四VIP免费

中国民间方言俗语及典故大观之四_第1页
1/12
中国民间方言俗语及典故大观之四_第2页
2/12
中国民间方言俗语及典故大观之四_第3页
3/12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1中国民间方言俗语及典故大观之四中国民间方言俗语及典故大观之四俗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口头流传的一种通俗语言。其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性、适应性和地域性。俗语充满了真知灼见,揭示客观事理,是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很强的语言表现力。它不仅“摭千古之虑,成一家之言”,而且是“逸文不坠于世,奇言不绝于今”,去雅取俗,口传心授,流传极广。它在历史上名称繁多,如迩言、俚语、俗言、俗谚、谚语、直语、鄙语、善言、常语、鄙言等等。151、没吃上羊肉反惹了一身臊。哎呀,打得我好。我羊肉不得吃,倒惹下一身臊。(《盛明杂剧?男王后》)若是同人合伙,领了人的本钱,他只要一分八厘行息,我还有几厘的利钱。他若是要二分开外,我就是“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倒不如不干这刀把儿了。(《儒林外史》五十二回)152、羊群里跑出个骆驼。——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2贾母道:“我不信;不然就是你闹了鬼了。如今你还了得,'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你又会做文章了!”(《红楼梦》八十八回)153、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酒熟脯糟学渔夫,饭来开口似神鸦。”(唐?元稹《放言》五首之二)安公子是自幼娇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儿女英雄传》三十回)154、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看官有所不知,常言说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那萧颖士平昔原爱杜亮小心驯谨,打过之后,深自懊悔道:“此奴随我多年,并无十分过失,如何只管将他这样毒打?今后断然不可!”(《醒世恒言》卷三十五)155、观棋不语真君子。倘或旁观的口嘴不紧,遇煞着处溜出半句话来,赢者反输,输者反赢,欲待发恶,不为大事;欲得不抱怨,又忍气不过。所以古人说得好:观棋不语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156、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好人不长寿,祸害一千年。(《金瓶梅》七十三回)——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3157、好马不吃回头草。好马不吃回头草,料想延寿寺自然不肯相留,决无再入之理。(《点石头?乞丐妇重配鸾俦》)158、好心不得好报。只见罪人服侍公人,那曾有公人服侍罪人。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159、好心当作驴肝肺。你看,我好心当作了驴肝肺,你倒讪起我来!恁说我去吧。(《金瓶梅》二十八回)160、好死不如赖活着。“今已无家可归,不如早些死了,省得在此出丑。”朱信道:“好死不如恶活!不可如此。”(《醒世恒言》卷十七)161、好事不出门,坏事一股风。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间,街坊邻舍都晓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水浒传》二十四回)——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4162、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见河北《南皮县志?风土志?歌谣》(1932年版),又见河北《清河县志?风土志?方言》(1934年版)163、好话当作耳边风。言吾善者,不足为喜;言吾恶者,不足为怒。只当耳边风过去便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164、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如果便宜了,太太一定要闹着说:“便宜没好货,这药是吃了不中用的。”(《官场现形记》四十九回)165、求人不如求自己。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篇》)“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诸己。”(《文子?上德篇》)常言道:“求人不如求自己,假如樊朋友一年不来,也等一年不成?”(《隋唐演义》八回)166、两个肩膀杠着一张嘴。——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5只可笑我张金凤定亲的时候,我两个都是两个肩膀杠张嘴。此外,我有的就是我家拉车的那头黄牛,他有的就是他那没有主儿的几个驮骡。(《儿女英雄传》二十六回)167、远水解不了近渴。“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进火也。(《韩非子?说林》)陈师道诗:“不应远水救近渴,空仓四壁雀不鸣。”秦钟道:“这也容易,只是远水解不得近渴,——”说着一口吹了灯,满屋里漆黑。(《红楼梦》十五回)168、远亲不如近邻。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休要失了人情。(《水浒传》二十四回)169、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没借银,却问你讨?自古苍蝇不钻那无缝儿的蛋,快休说此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民间方言俗语及典故大观之四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