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低段计算教学的思考(张中梅)VIP免费

关于低段计算教学的思考(张中梅)_第1页
1/3
关于低段计算教学的思考(张中梅)_第2页
2/3
关于低段计算教学的思考(张中梅)_第3页
3/3
关于低段计算教学的思考北碚区蔡家场小学(400707)张中梅(18983834913)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说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每个社会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合理、科学的计算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对于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类推能力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计算教学中突显出的一些矛盾,让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关注对计算教学的研究。特别是关于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下面就以西师版第一册100以内加减法为例,谈谈自己对低段计算教学的一些思考。一、课堂回顾镜头一:准备题:停车场原有27辆车,开来2辆,一共有多少辆车?问:怎样列式?生:27+2=29(辆)。问:你是怎样算的?生:7+2=9,20+9=29点评:这儿,老师设计了一道准备题,主要是解决了加法的意义,以及复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为例1探讨27+8的算法做铺垫。镜头二:例1:停车场原有27辆车,开来8辆,一共有多少辆车?问:你还会列式吗?生:27+8=(辆)问:27+8怎么算?你能用计算“27+2”的方法来算吗?生1:7+8=1520+15=35问: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生2:27+10=3737-2=35师:同学们刚才用了口算的方法计算27+8,那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生1:用竖式的方法。生2:摆小棒的方法。师:我们也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算这道题。(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先摆27根小棒,再摆8根,把零的7根和8根合起来,就是15根,我们把其中10根捆成一捆。把这一捆移到左边。所以,27+8=35)师:大家再想想,还有别的算法吗?生:用竖式计算的方法。问:怎么写竖式?怎么对位?个位上的7+8=15,怎么写?这个“1”写在什么地方?个位上写几?师:当个位相加满十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出示课件: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师:在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可以用口算的方法,摆小棒的方法,竖式计算的方法。点评:在探讨27+8的计算方法时,教师把计算方法归结为口算、摆小棒、竖式计算。而且,老师将重点摆在了竖式计算的教学上。这儿,是不是有失偏颇呢?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如果单纯的交给学生笔算的方法是很容易的,就当堂课的效果而言,也可以是很好的,但是如何才能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如何将抽象的“满十向前一位进一”转换为直观的表象?如何借助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认为“摆小棒”不能算一种计算方法,而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在低段计算教学中,我们经常用到小棒,小棒只是帮助我们计算的工具,操作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算理,最终掌握方法而存在的。处理好“摆小棒”和“计算”之间的关系就是对新理念的体现。但究竟要怎样处理好“摆小棒”和“计算”的关系呢?二、对数学课堂上操作的思考1、操作目的要明确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该多问自己:此环节为什么要操作?操作是为了解决一个怎样的问题?达到怎样的目标?就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为例,这儿的操作就是为了突破满十向前一位进一这一难点,以及竖式的书写方法。如果老师明确了这一点,就不会再认为摆小棒是一种单纯的计算方法了。而是帮助学生理解,7+3=10,捆成一捆,即向前一位进一。2、操作方法要恰当,过程要有序该堂课,需要学生通过摆、合、捆、移,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由于学生的年龄小,控制力差,教师在指导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具体指导操作方法,操作过程要有序,不能为了操作而操作,走过场,做形势。3、感知对象要突出操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抽象难懂的道理,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深入浅出的表象出来。那么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突出感知对象,让学生形成表象。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为例,将十根小棒捆成一捆,移向整捆这边,这个动作,就是为了理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理解为什么要写一个小1,以及小1写在什么位置。在低段计算教学中,教者一定要处理好“摆小棒”和“计算”的关系,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三、对低段数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低段计算教学的思考(张中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