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一如何读懂诗歌诗歌鉴赏三步走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怎样才算读懂?】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1.明白表层意思2.领会深层意思读懂诗歌之技巧一、品诗题二、看注释三、知作者四、抓情语五、析意象六、看尾句【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方法归纳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何处泊”“断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诗歌内容猜猜猜?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反映了游子思家之情,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乡愁。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一)品诗题——抓题眼诗歌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创作的缘由、作者的情感、诗歌的类型、作品的主旨等。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总结方法【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从注释了解作者、背景、疑难词语、难懂的典故,深入理解诗意。总结方法【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第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陆游】南宋爱国诗人。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他毕生致力于抗金和收复失地。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三)知作者——知人论世作者定诗风。从诗歌作者入手,知人论世,把握诗歌的广义语境。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风格基本是相对稳定的。总结方法诗歌的个人风格例举李白陶渊明杜甫白居易王维王昌龄高适李商隐陆游李清照知作者忧国忧民沉郁顿挫归园之乐朴素自然通俗易懂怀才不遇豪迈飘逸雄健高昂悲壮苍凉朦胧隐晦诗画一体缠绵婉约悲壮爱国【例四】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试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孤寂、惆怅的感情。用“空”字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宿鸟归飞急"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愁思印象。(四)抓情语——把握“情感关键字”诗歌中直接或间接表达或透露诗人思想感情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总结方法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