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一本教育专著,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我给传统课堂打零分》李炳亭五常市高级中学马凌丽最近在教育界有一个词特别的火热,那就是高效课堂,理所当然,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的成功改革,更是推进了高效课堂的发展,就这样,传统课堂遭遇了危机,受到挑战。纯粹应试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他们在工作中抗压能力弱,与人沟通交流上面存在障碍,尤其是一些高校的人才,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在工作中会受到打击,在素质教育提出来以后,教育界翻起轩然大波,一系列围绕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开始应运而生,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当初的昌乐二中改革之初也是受到家长的质疑的,但随着第一批学生的高考,随着效果的体现,高效课堂这一模式已经是是一个教育改革的成功案例了,而李炳亭的这本书更是值得一名教师去学习的,拜读这本《我给传统课堂打零分》,当时读的时候就是感觉这个说法是不是太绝对了,这种想法是不是太偏激了,感觉李炳亭教授是不是有些愤青啊,但是后来在认真读过整本书后,深刻体会到其中的想法,真是适合于我们现在的教育境况,他的教育主张现代高效课堂,或许是曾经的教育事实让李炳亭对传统课堂深恶痛疾,或许是曾经的人才在走进社会失败的经历,或许是曾经著名的“钱之问”,或许是应试教育获得的人才是成批量生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原来基础上的新发展,没有原来的基础,就不可能有新的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那么他为什么还要给传统课堂打零分呢?传统课堂以教为本,以师为主的课堂,传统课堂是教师的霸道式教学,其中少数的学生是能参与其中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它剥夺了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的权利,在只有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下,不能实现新课改提出的三维目标,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被教师剥夺了,所以培养出的人才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所以,李炳亭的对传统课堂的批评我深刻认同。也确实认识到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李炳亭说的给传统课堂打零分是针对传统课堂的以师为本,以教为本,放弃大多数,培养少数所谓精英的传统教育思想和理念说的。我们的国家以教育为主,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不能靠着少数的精英带动整个国家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东北师范大学读书的几年中,体会到的教育理念是尊重,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曾经在学生时代,觉得高中好累,只有一个印象就是学习到很晚,不是自己要看的东西多,而是作业还没有写完,现在自己成为老师了,就想着让自己的教育理念能够给学生带来知识的同时体会到高中学习生活的轻松愉快,而恰巧遇到这本书《我给传统课堂打零分》,李炳亭先生不但有一种从油锅里捞孩子的大爱情怀,还有敢于挑战传统、挑战权威的雄伟气魄,他更令人折服的是还有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智慧,他不但敢于挑战旧教育,还善于研究和构建新教育。在他深入教育第一线,走进课堂,探讨和研究课改学校的经验,写了大量的课改文章,总结了一系列的课改规律,构建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观念体系,模式体系,行动策略。在打破旧教育的同时,奉献给我们的是一套建设新教育的方法论。在倡导高效课堂的模式下,改革还需慢慢来,不能只学形,我们的教育改革不是所有的地区的适用一种模式,而是学来高效课堂的精髓,学到的是神,是内在,不是外表的形式。有人说,李炳亭的言辞激烈,想法偏激,但是他是有多么大的胆识,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韪,向传统提出反抗,人世间最可怕的莫过于先入为主的传统,李炳亭批判传统课堂,谴责自从恢复高考就开始的传统教育模式,在敬佩的同时,更多的是感谢,感谢有这样一个人出现在我们的实现中,搞出如此大的动静,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在教育界扔出一枚炸弹,他认为传统课堂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否则就是饮鸩止渴,高效课堂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成长和医生的发展为本,觉得和我们学校门口的石头上的字很像,为了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学校主张的做幸福的老师,培养幸福的学生,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在以后的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学习思考的地位,教师则要站在一个指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