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让学生阳光一阵子,而是让学生阳光一辈子2013年6月9日,在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北京(丰台区)芳星园小学隆重召开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课题的子课题《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习得与教师积极语言关联性研究》开题会,这是芳星园小学开展科研工作的里程碑。参加会议的专家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心理学博士后,课题论证专家吴安春女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副社长,编审,总课题组组长陈虹女士;中国教育报新闻部记者潘光先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心理学博士后,课题论证专家李新影女士;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中心教授,课题论证专家郭喜青女士;北京市教育心理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课题论证专家陈丽娟女士;北京市丰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课题论证专家程忠智先生;参加会议的嘉宾有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心理教研室主任李立军先生及其团队;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主任邱立君先生及其团队;怀柔区教科研中心德育教研室教研员钟赫杰女士及其团队;首钢技工学院基础部系主任魏巍女士及其团队;参加本次会议的嘉宾还有来自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大兴区、通州区部分学校的德育主任、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和骨干教师以及芳星园小学的全体教师。会议由芳星园小学教学主任刘静主持。首先,芳星园小学校长、书记王志清女士致欢迎词,并为课题专家颁发聘书。开明出版社社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社长,编审,总课题组顾问陈滨滨先生虽然没能亲自出席本会,但却给学校学生们送去了珍贵的礼物——《小学生课外快乐阅读》书籍两套。陈虹副社长代表陈滨滨社长向王志清校长赠书。陈滨滨社长不但为可爱的孩子们送来了美丽的童话和快乐的故事,还在百忙之中为本会写来了贺信,贺信题为:打造孩子的“心灵牧场”。信中谈到:我国人口多、孩子多、地域广、差异大,教育不均衡,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适合国情,要丰富多彩。小学阶段,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期,而是光彩夺目的、独特的、不可再现的。今天的小学生,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起决定作用的不仅有他们的父母,还有他们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带着孩子上路?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了孩子的头脑?什么话进入了孩子的心灵?这些都对孩子一生的成长起重要作用。陈社长非常赞同王志清校长提出的“积极语言、幸福课堂”教师评价理念,这个理念将有助于推动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课堂气氛越来越和谐,教师的教学方式越来越灵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这个理念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芳星园小学课题组副组长、科研主任孙忠老师宣读开题报告。课题针对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教师普遍关心的做作业不认真、上课不专心等实际问题,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将HAPPY语言的干预方法应用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旨在探索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系统化、可操作化。专家程忠智、吴安春、陈丽娟、李新影、郭喜青对开题报告做了充分的论证,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积极建议。子课题专家组组长李新影女士向大家通报了专家合议结果,期待课题研究能像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王定华司长指出的那样,体现以人为本的育人观;体现教师角色转变的教育价值观;体现注重儿童潜在优势发展的儿童观。积极语言的理念与我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研究选题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经论证,课题专家全体同意开题。会议第三项是积极语言应用交流。北京市昌平区城北中心三街小学大队辅导员王颖老师谈到,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运用HAPPY积极语言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幸福感的研究》为题,申报了昌平区十二五科研课题并获得批准。由此,积极语言的研究在城北中心三街小学正式拉开序幕。该校首先请陈虹老师为学校全体教师进行了《积极心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讲座,为每位老师配备了一本陈虹主编的《给老师的101条积极心理学建议·积极语言HAPPY》书,以便自学。同时,学校每周教职工例会都挤出20分钟,进行积极语言培训。在积极语言指导下,城北中心三街小学开展了“三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