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旬邑县张洪中心小学王芳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理解“雪中送炭、唯一”等词语。2、技能目标:朗读、理解、想象、表达等能力。3、情感目标:理解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之间那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情,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说的?他们把谁当做亲人呢?文中作者重点描写与那几位亲人告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老师质疑:志愿军为什么把朝鲜人民当做亲人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读课文,把重点词语画下来,分析一下通过这些词句你体会到了什么?三、交流感受,感情朗读,升华认识。1、哪位同学说一说,哪一部分,哪一个人最令你感动。2、学生自由回答。3、理解“雪中送炭”。①结合课文引导学生说说“雪中送炭”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送去什么?②指导朗读“这真是雪中送炭啊!”4、大娘身上还有令你感动的地方吗?①请朗读者说说为什么选这句话?②理解“唯一”是什么意思?③请读一读这部分,读出感情。5、最能表达大娘和志愿军之间情意的话是哪句?①齐读。②指名二三人读。③谁能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换一种说法,哪种说法更好?6、指名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引读:大娘让我们难忘,因为他把志愿军战士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志愿军战士也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人。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到那难忘的告别场面。假如你就是志愿军战士,把你心底想说的话告诉给大娘。7、.出示课件温馨建议:四人小组运用你喜欢的方式,选择喜欢的代表人物合作学习课文第二三段。8、第二段可采用“想象表演法”学习。引导学生表演小金花这个角色: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鼓励学生创造、新意的表演。9.学习第三段(可用“自提、自问、自悟”方法学习。)①生读“大娘,请回去吧!……代价……友谊?”②这个代价是什么?仅仅是失去双腿吗?还付出了什么代价?③这里又是一个反问句,我们刚才体会到了反问句表达的情感更强烈,谁能把这种强烈的情感读出来。过度:这一件件、一桩桩催人泪下的事情,无不凝聚着朝鲜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谊,在离别的前夜有多少人家灯火通明、难以入眠,他们等拂晓的来临,想送送亲如手足的战士们。①请大家看图想象送行的朝鲜人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会对志愿军说些什么?此时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员,你想对志愿军说什么?②学生自由发言。过度:朝鲜三千里江山,那么多朝鲜人民,他们都是我们的亲人,惜别之际谁心中没有千言万语要说的呢?③请你以志愿军的口吻对朝鲜人民说说心里话,你愿意该哪位亲人说就该哪位亲人说。④请大家再来看课文题目,通过理解体会课文内容,你对课文题目有没有新的理解?10、学习最后一段激情引读,推向高潮。引言:送行的人群追逐着战士们,送了一程又一程,下面我们师生配合朗读离别的一刹那间。四、总结全文。刚才我们一起回忆了那段不寻常的往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军民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友谊。五、知识拓展1、观看抗美援朝影片《上甘岭》《英雄儿女》《三八线上》。2、搜集志愿军英雄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如黄继光、邱少云。3、以《梦中见到阿妈妮》或《小金花来到我们中间》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附:板书设计再见了,亲人不是亲人志愿军←—————→朝鲜人民胜似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