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电压管理践行社会责任——月湖区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验收汇报月湖区,因境内西南有一岩洞,“岩洞半月形,洞临白露河、河宽似湖”而得名。月湖区位于江西省东部,是鹰潭市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处于浙赣铁路、鹰厦铁路和皖赣铁路交汇点,320国道、206国道、江西五大河流之一的信江河交叉贯穿境内,面积为137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19.6万,辖1乡1镇6个街道。月湖区供电区域内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2座,管辖的10KV线路70%已实现了“手拉手”供电。随着月湖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家电下乡的普及、农村电力需求不断增长,逐渐出现了电网“卡脖子”、线径小供电能力不足,部分农村台区出现了“低电压”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用电。为更好地服务于“家电下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月湖区公司按照国网公司、省、市公司关于“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的要求,结合月湖区实际情况,精心组织,积极推进,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投资近360万元,如期完成了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计划,满足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改善了农村地区低压客户端电压质量。一、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基本情况月湖区依据国网、省公司关于全面启动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及时成立“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专业部门职责,全面启动“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在省公司有关文件指导下,认真开展普查和治理工作。截止目前,共完成“低电压”治理的户数1426户,其中采取管理措施解决“低电压”用户213户,采取技术措施解决“低电压”用户1213户,治理面达100%,受益供电人口0.56万人。主要工程包括:新建10KV线路9.2KM,改造10KV线路2.7KM,新建配电台区16台/1229KVA,改造增容变压器4台/450KAV,新建及改造低压线路34.78KM。2011年,月湖区“低电压”投诉次数明显下降,截止到目前,只有一件反映低电压现象,与上一年5次相比投诉下降80%。二、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普查工作开展情况2010年6月份,根据国网公司《关于开展农网“低电压”情况调查的通知》,月湖区开始初步普查工作。公司成立了以经理为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下设4个工作小组,具体对夏埠、童家、四青及白露各乡镇所辖的农村“低电压”进行普查,考虑到公司开闸普查时间为“迎峰度夏”期间,季节性负荷将直接影响到“低电压”的产生,为此,公司在当年的10月份后重新对普查结果进行了核定,及时更新“低电压”用户档案。为准确分析用户“低电压”产生的原因,普查时我们以供电所为对象,以中压线路为单元,以配电台区为单位在同一用电高峰时段对电压情况进行监测,获取了第一手准确的电压数据。针对电压监测点少的现状,借助负控系统等先进技术,建立健全了“低电压”监测网络系统。1根据普查统计,境内居民端电压低于198伏的用户有1426户,涉及供电人口0.56万,主要分布在4个乡镇32个台区。三、农村“低电压”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公司根据普查结果,对照《农村“低电压”治理工作典型措施》,梳理产生“低电压”问题的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等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工作方案,落实资金和人员责任,积极开展治理工作。(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保障体系为做好“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公司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按专业进行了分类,明确了各部门、各单位在治理过程中的任务及时间,为“低电压”治理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二)建章立制,规范各项了管理。为了保证低电压改造工程质量,公司一手抓管理措施,一手抓技术措施,先后制定了《月湖区供电公司配变分接头管理办法》、《月湖区供电公司电压质量和无功管理办法》和《月湖区供电公司三相负荷平衡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有关电压管理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严格按照省公司赣电农【2010】369号文下发的10K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改造)技术规定,公司结合实际编制了《月湖区供电公司农网改造技术标准》,明确电网改造的技术标准,优化电网结构、改造线径大小、改善供电半径及配变增容等技术措施同时进行,为加快“低电压”顺利推进夯实了基础。(三)精心规划、标准改造。为做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