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发展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育人才工程是人才战略中的重点工程,而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则是教育人才工程中的关键工程。在此过程中,青年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所追求的层次目标。第一层次目标:骨干教师。第一、业务精良。有较强的教学基本技能,教学基本功过硬;学科专业知识全面,驾驭大纲、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强,能学习与所教学科相关的新知识,获取新信息;能指导新教师备课、上课、辅导和批改作业,解决教学中的一般性疑难问题,能开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一般性专题讲座;具有理论联系实际、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和评价其他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第二、教育思想端正,教育教学实绩突出。掌握了现代教育理论;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所教的研究课和实验课,在教学艺术上、教学效果上得到同行专家公认,获区及其以上的教学一、二、三等奖,所教学科成绩名到全区前茅。第三、教学教研能力较强。有较强的教改意识,具有一般的教改教研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教研能力,能承担所教学科在校、区及其以上的教研任务,受到同行专家的肯定,且有一定教研成果;撰写的论文在区及其以上的会议上交流,或刊物上发表,获区及其以上的教改、科研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第二层次目标:学科带头人。第一、业务精湛。具有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并熟练地运用,能指导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进行所教学科的教学实验操作;学科专业理论扎实,能广泛学习相关的新理论、新技能,且有较高的造诣;具有指导骨干教师备课、上课和解决教学中疑难问题的能力,能开设较高水平的业务讲座;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和评价其他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第二、教育思想正确,教育教学实绩显著。熟悉现代教育理论及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最新成就;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按照教育规律组织教育活动,并能起到示范作用;教学水平高,能全面正确理解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熟悉教材;正确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重视学法指导,优生得到发展,差生得到提高;所教学科成绩经常名列区、市前茅,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了贡献。第三、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显著的教研成果。教改意识强,且能指导其他教师,在教改中能起到带头作用;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能担任主研或副主研,成果在区级及以上应用推广;能承担撰写教材、教学辅导资料的任务,被区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采用,或市及其以上正式出版社出版;论文多次在区及其以上会议交流,或市及其以上刊物发表,获区及其以上科研一、二等奖。第三层次目标:特级教师。第一,师德风范。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模范履行教师职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第二,工作业绩。具有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的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班主任工作方面有突出的专长和丰富的经验;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勇于创新。第三、培养教师。在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文化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作出显著贡献,在当地教育界有很高声望。第四层次目标:研究员。一是对本学科具有系统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教学(教研)经验,教学艺术精湛,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成绩卓著,其总结的经验得到市级有关部门的认可并在全市推广;或承担市级以上的观摩课、公开课(研究课),得到同行专家的公认,获得市优质课一等奖以上,或获全国优质课二等奖以上。二是具有指导中学高级教师从事教学和教育科研的能力,具有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和国际重大竞赛的能力,其指导的教师在全国教学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其辅导的学生在国际大赛中获奖。三是对中小学的教材建设具有突出贡献,参加经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正式出版的教材的编写,担任主编、副主编并亲自参与部分内容的编写或修订,或独立编写教材一本(册)以上,或合著教材其本人编写部分不少于三分之二;参加经省(市)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并正式出版的乡土教材的编写,担任主编、副主编并亲自参与部分内容的编写或修订,或独立编写乡土教材一本(册)以上。四是具有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