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图形面积说课稿新蔡县实验小学常靖我说课的内容是《组合图形面积》。下面我从设计理念、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学习评价这几个方面来给大家汇报一下。1、教材分析7TC${'t3^)Z9W《组合图形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又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本课是这两方面知识的发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经学过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注重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渗透其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材在内容呈现上突出了两个部分,一是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二是针对组合图形的特点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索性。#cV$e(r#H-Y8W6{2、学情分析%}4i]9b.r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不会很难。所以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我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达到方法的多样化。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有实效,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因此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3、教学目标5k$z%h1x(s0L:u⑴、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归纳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w5x7?:?&O8`-A)~4t-J⑵、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E2^-G2D,Q4\#v⑶、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8[$H,Y*Y5o)z+w⑷、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9n6o2S8o"i[4、教学重、难点针对五年级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分割法和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条件,割、补成学过的图形,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t4i.B"V2d3y1b)a%k二、说教法、学法!F+}$}9W-H(w$h)p1、说教法.L"e2I-X1M'u/L,B(1)多媒体教学法*]0}&|"y/M({+K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特别是转化图形的几种方法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一目了然,直观形象,更好的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Q'm7?W#F;A1y:yf'W6S(2)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学法5^*s:u-O$~&\.y*M*Z0s8\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2、说学法(1)自主观察思考]:l$c9L*F&f/O!k7k&k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真正自己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时,才能最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自己来观察组合图形的特点,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后面小组的合作学习以及更好地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2)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获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课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思考的前提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3)学习归纳/f8B9E(}:^0_2V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总结为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相对来讲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更多的学习经验。三、教学流程8B,f5z2o2y!n为完成本节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在教学本节课时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组合图形的趣味性,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以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U2t/e$r%s(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p4T9e!W"N"G!t(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三)、综合实践、学以致用(四)、总结收获、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