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江雪》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诗描绘的是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诗人创造了一个清绝寒绝、独绝的艺术境界。广阔、寂寥而清冷的背景上,作者推出孤舟、渔翁形象,一个“独钓寒江雪”则是一个人物特写镜头,表现了作者拔流绝俗、孤傲高洁的品格。【预设目标】1、理解古诗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和诗中的含义。2、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通过热读,体会古诗意境。【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设计理念】这首诗的语境和意境给人迷蒙、凛然凄寒之感。根据这首诗的特点,本教学努力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升华、拓展,让学生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将探究的触角向四方辐射,追求多元的文本解读。【设计思路】通过情境创设多种多样的辅垫,延伸的作业设计,变古诗传统教学的单向灌输为学生的自悟、自练来激发主体的学习情趣,帮助学生“走进古诗”,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性,体现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一、主题引路,导入内容1、同学们金风送爽的秋天已悄悄过去,寒冷的冬天来临了,谁来说说对冬天的印象?2、背诵已学过的描写冬天的古诗。3、出示雪景图片(音乐伴奏),学生欣赏。4、说说这幅图上是怎样表现冬天的呢?(学生自由说,也可以进行评价)师: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多人文人墨客钟情于冬雪,唐代诗人柳宗天就是其中一个,他写下了著名的诗歌,在雪地里描写了一幅垂钓画面。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再一次走进冰天雪地的冬天,去临近垂钓的场面。板书江雪[优美的图片,悠扬的音乐,教师引导学生赏雪、说雪、诵雪,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使学生初步体验和感觉冬天的寒冷、清冷、萧条]15、师生互动,搜集资料,了解作者。(柳宗教天是唐代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经历过漫长的贬滴生涯。处境险恶,加之生性和善,贬官永州,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压抑。《江雪》这首诗正是当时所作,抒发了自己入世不能、抱负难施的郁闷。)二、整体诵读,探究诗情1、读诗赏画,画中品读。(1)出示《江雪》诗句,指名读诗后让学生结合注释,自己理解诗意。(2)结合插图,初步了解诗句意思,然后思考: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诗人心情如何?(自读圈画)2、练习填空,理解诗句意思。(1)在()内填入描写景物的词语。(2)在“————”上填上表示数量的词语。(3)在“~~”上填上表示诗人心情的词语。(4)用“。。。。。”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3、分组读一读填入的词,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1)“千山”、“万径”、“孤舟”、“独钓”这些词有什么特点?将4个数量词分类(实数与虚指)联系诗句说说“千山”、“万径”各说明什么?(2)读一读诗句,想想“孤舟”、“独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读准入声字“绝”、“灭”的字音。感受诗的意境,从中你体悟到了什么?4、全班交流“独钓寒江雪”意境,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5、有感情朗读全诗。[打破讲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着重引导学生抓“孤舟”、“独钓”、“绝”、“灭”感悟作者心情;扣诗人笔下“一绝”、“一灭”教学,更显冷峻、凄寒,突出渔翁内心的寂寞孤独和坚毅孤傲。三、品读感悟,交流感受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读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原因。2、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作者抓住画面上“鸟飞绝”、“人踪灭”、“孤舟”、“独钓”向我们展示了冬天一幅凄凉潇条的雪景图下,独钓寒江雪的画面,字里行间流露诗人心中的压抑与寂寞,抒发他心中抱负难施、抑郁悲愤的酸楚情怀。]四、拓展延伸,积累运用。1、开一个《冬雪小曲》诗歌朗诵会,师生共同回味品读关于冬天的诗句,尤其描写雪的诗句。(推荐《蓬雪英崇山主人》、《别董大》)2、课后作业、拍几张冬雪照片或画一张雪景图,自题一首小诗。[课末布置学生阅读品析古诗,将语文教学的空间延伸到课外,从学生已知经验入手,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唤起学生对冬雪的遐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