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对峙、僵持、瘦骨嶙峋”等词语的意思,并参照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揣摩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达深深的母爱的写作手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深入体会老牛表现出来的伟大的母爱。2、能抓住重点语句,揣摩语言,从内容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母爱的深沉,从而理解生活中的母爱,让学生学会感悟亲情,学会做人。教学重点难点感悟老牛为了小牛能喝到水而表现出来的那种母爱的伟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语句揣摩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出示古诗激情导入1、课件出示古诗《游子吟》2、教师导读:唐代诗人孟郊,历经坎坷,穷困愁苦,而母亲的笑容却时刻令他魂牵梦萦。一天,在他得知母亲就要来到的时候,掩不住脸上的笑容,按不住心中的喜悦,到城外迎接母亲。芳草萋萋,花香阵阵,母子相依,热泪盈眶,握着妈妈温暖的双手,望着母亲苍老的容颜,感慨万千,于是作者写下了这首《游子吟》。3、配乐吟诵《游子吟》4、谈话:从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课题:母爱)5、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世界上,总有一个人,默默地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母亲对子女的爱是默默奉献,不图任何回报的。为了子女,母亲什么苦都愿意吃,什么罪都愿意受;当生死攸关的时候,母亲总是义无反顾地舍弃自我,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代。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读课题。(学生再齐读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母爱》,一同去感受一头老牛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课文读着读着,哪一幕情景最让你感到揪心,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并反复读几遍,通过你的朗读把他表现出来。3、指名读“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恼怒地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它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4、课件出示句子,全班齐读。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牛的主人是怎样地抽打?(狠狠)从哪里看出牛的主人是狠狠地抽打?A、“扬起”什么叫“扬起”?你能做一个“扬起”的动作吗?别说抽打下来,光这个样子,我们看看都害怕。请你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老师给你读前面——后来,牛的主人来了……B、“哀哀叫唤”为什么会哀哀叫唤?在主人皮鞭的狠狠抽打下,老牛会是什么样子的?(皮开肉绽,伤痕累累,满是鲜血……)老师想问这位同学:如果你面前有一个皮开肉绽、满是鲜血的情景,你敢看吗?指导读出让人揪心的感觉。“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C、它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师:同学们,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老牛?(可怜)2、是啊!这真是一头可怜至极的老牛,可牛的主人为什么会“恼怒”呢?读读第二自然段学生回答A、“终于有一天,一头向来温顺的老牛,挣脱了缰绳,闯到运水车必经的公路旁。”所以主人很生气B、“老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紧急刹车。老牛立在车前,任凭司机怎么呵斥驱赶,它就是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什么叫“僵持”?课文中怎么说的?所以主人非常生气C、“人和牛就这样对峙着。性急的司机反复按响喇叭,可老牛仍然一动不动。”“对峙”是什么意思呢?所以主人恼怒。D、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恼怒地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E、面对飞奔而来的军车,老牛动了吗?面对司机的呵斥驱赶,老牛离开了吗面对主人毫不留情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动摇了吗?被打得哀哀叫唤的老牛放弃了吗?可怜至极的老牛退缩了吗?同学们,此时出现在你面前的还仅仅只是一头可怜的老牛吗?(倔强、坚强、令人佩服)F、指导读就请你把老牛的倔强、坚强、令人佩服读出来吧!师:牛被打得哀哀叫唤生:但还是不肯让开。3、是的,这是一头可怜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