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一提起写作文许多小学生就愁眉不展喊难,教师也为作文教学感到头疼。小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作为一名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要消除小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使作文变难为易,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作为语文教师,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原动力。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一、引导阅读,唤起兴趣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小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小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小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小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名家名篇,吸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要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二、走进生活,积累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小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而要做好这些,就是要教给小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1.观察时要用心。走马观花、凑凑热闹根本无法了解事物的特征和实质,对事物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写起作文来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可写。举个例子,有两个小学生,同是写劳动,一个学生这样写:“劳动开始了,同学们干得可欢了。你看,小明弯着腰,嘴唇绷得紧紧的,把手中的锄头高高举起,锄头落处,杂草翻了身。小军个子小但不甘落后,他干脆蹲下来,双手左右开弓飞快地拔草。野草划破了他的手臂他也没察觉……”另一个学生这样写:“劳动开始了,有的同学锄草,有的同学用手拔草,大家干得多起劲啊,过了一个钟头,终于把这块地的杂草除完了。”显然,第一个同学用心去观察,写的作文生动具体,第二个同学没有用心去观察,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的。2.观察时要多想。要小学生在观察时想想这像什么呢?那像什么?如有些同学把暴风雨想象成调皮的小孩在房顶上噼噼啪啪地嬉戏,这样就使雨一下子有了生命,作文显得生动有趣。3.观察时要带情。我们在观察之前必须酝酿观察的兴趣和情感。让小学生先定位自己是喜爱还是厌恶的情感,再找出自己这种情感产生的原因。这样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有真情实感,从而打动读者的心。4.观察时要多动。对于观察,我们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看,要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有时要尝尝味道,闻闻气味,摸摸手感,问问别人。观察的方式多了,生活感悟自然也就多了。三、自评自改,提高能力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批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字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对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小学生自己批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四、赏识成功,激发热情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小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我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