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小学苏教版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观察水》。教学目标:1、知道认识物体的科学方法。2、学会运用自己的感官(眼、耳、舌、手、鼻)来观察水能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3、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液体。4、在观察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与合作与交流,感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乐趣。教学重难点:知道认识物体的科学方法;运用科学方法认识水的各种性质。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教师出示谜语,找学生读。双手抓不住,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3、揭示课题猜。2、学生说谜面,板书课题。二、想办法找水:1、谈话:在前面的桌子上放着四杯物质,分别是牛奶、酒、糖水、水。可老师忘记哪一杯装的是水了,你们能想办法帮老师把水给找出来吗?(1)学生自己想办法。(2)把自己想的办法说给同组人听。(3)集体交流。(4)找学生到前面亲自动手找一找。2、提问:在找水过程中,我们用了哪些方法?3、教师小结:在找水过程中,我们用到了认识物体的常用方法: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当然还可以用手摸。但以后大家要注意:对于不了解的物体,我们不要随便尝和闻,以免伤害我们的身体。三、观察水、描述水1、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用认识物体的常用方法找出了水,可水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方法分组来观察水,找一找水有什么特点?在观察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课件出示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分组观察时,声音要小。(2)、观察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把玻璃杯打碎了,保持桌面的清洁、卫生。(3)、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单,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2、分组观察。3、汇报:谁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观察结果。4、教师小结。四、认识液体的特征1、教师做实验,学生观察。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3、教师小结:什么是液体。4、找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液体。五、课堂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2、出示练习题。(1)、认识物体的常用方法有()、()、()、()。(2)、对于不了解的物体,千万不能随便()和(),以免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3)、水有()、()、()等特点。(4)、说几种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的液体?(至少3种)3、水是一种很神奇的液体,它有很多的秘密,希望你们课下继续观察水,把你们发现的水的神奇之处记下来,下节课我们要继续研究有趣的水。